昨晚,聽了李群雄老師的講座<<如何培養(yǎng)主動性的孩子>>已是深夜24點多了,還有家長在網(wǎng)上向我咨詢:我的孩子上初一了,學習沒主動性怎么辦?從uc講座課上到課下,家長問的幾乎都是同一個話題:孩子學習沒主動性怎么辦?沒有一個家長問:孩子除了學習在其它方面沒主動性怎么辦?
這說明了什么?說明家長只盯著孩子的分數(shù),而忽視了孩子非智力方面的培養(yǎng)。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了,別的什么都問題都解決了。事實上恰好相反。日常生活的的種種瑣事同樣可以訓練我們養(yǎng)成積極主動的的習慣,以應付人生的巨大壓力。具體表現(xiàn)在我們如何做出和信守承諾,如何面對交通阻塞,如何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如何面對老師對自己不客觀的評價等問題。
如果我們家長從各種小事做起,許下承諾并予以兌現(xiàn)。學會做照亮孩子的蠟燭,而不是評判對錯的法官;不總是怨天尤人,犯了錯誤,就馬上承認,改正并從中吸取教訓,改變對孩子的態(tài)度,那么你就做到了積極主動。
那么孩子的積極主動性如何培養(yǎng)?我們可以自問一下:你呵護過孩子的積極主動性嗎?當孩子主動向你提出問題時,你認真的面對了嗎?當孩子第一次主動提出幫你做家務時你支持了嗎?當孩子拿回自認為不錯的分數(shù)時你賞識了嗎?當孩子第一次洗了自己的衣服你肯定了他的積極行為了嗎?孩子的積極主動性來自于哪里?就來自于家長,老師,同學等周圍的人對他的賞識,肯定,支持,與激勵。來自與他的成就感。否則孩子的內心就沒有自信,有的是灰暗,逃避,自暴自棄,沒有陽光的人格力量。這時候,你要求孩子對學習有主動積極性那可能嗎?
所以家長不能急于求成,只注重孩子的分數(shù),而是要積極儲備好正確教育孩子的能力,等待孩子的成長,當孩子在成長中出現(xiàn)問題時能順勢引導而不是拔苗助長。只有自己首先作個積極主動家長,才能夠培養(yǎng)出一個積極主動的孩子。
相鄰博客
- 原創(chuàng) 阿姨生的是“火娃” [2008-05-09 09:17:00]
- 原創(chuàng) 由(換位思考)引發(fā)的感悟 [2008-05-24 12:54:00]
- 原創(chuàng) 愛的花蕾終于綻開了 [2008-05-26 19:22:00]
- 轉 孩子對英語沒有興趣,怎么辦?(之一) [2008-06-01 16:3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