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了孫瑞雪視頻講座《生命成長規(guī)則》,讓我明白了孩子的精神胚胎是與孩子一同降生的,與孩子的軀體重合,并不斷地向軀體發(fā)出指令,精神本相說什么,孩子就做什么。如果嬰兒這樣做到頭三年很順利,那么精神密碼就破譯得很好了;如果家長總不讓孩子去做,總按照家長的意識去干擾孩子的自主行為,就會把孩子與他的精神本相分離開來。精神本相走了,身體卻在不斷地成長,孩子就失掉了他的精神密碼。也正如心理學上有這樣的說法:有的人活著,卻在出生后不久就已經(jīng)死了。因為他那個本相離開了,是他生命的根本,是他生命的最高,是他智能無限的源泉!
蒙臺梭利(意大利人,全球著名教育家)說:嬰幼兒成長以潛意識的成長與吸收為特色。就是說嬰幼兒在做什么呢?以破譯精神密碼創(chuàng)造自我,作為其生命的主要特質(zhì)。
對于一個精神本相破譯很好的孩子來講,吸收性新知是很自然的事,是不必操心的,有新知,孩子會主動吸收;但對于精神本相處在“破損遺漏”狀態(tài)的孩子來講,往后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學習障礙,這種學習障礙在警示著精神本相的盲區(qū),即人的個性中的黑洞。
做為家長,作為家庭教育指導師,只有懂得了孩子《生命成長的規(guī)則》,才會坦然的接受兒童在各個敏感期,表現(xiàn)出來的“異常”行為,才會覺得我們的孩子原本是可愛的,無論做什么,說什么;才會積極的配合孩子找回他的本相,破譯好他的精神密碼 ;才會懂得怎樣真正的愛孩子。
很慶幸我的孩子是自己親手帶大的,所以他從出生到現(xiàn)在的言行,舉止都歷歷再目,對他小時候不解的行為,孫瑞雪視頻講座《生命成長規(guī)則》,揭開了很多迷惑,讓我豁然開朗。有了很多的感悟和反思。比如:3—6歲有以下方面的敏感期:執(zhí)拗、語言、色彩、追求完美、占有、邏輯、婚姻、情感、人際關(guān)系、審美、數(shù)學、身份確認、繪畫、音樂、語言行為、社會性興趣、概念等等。
執(zhí)拗敏感:
故事:我的孩子小時候讓他叫外面的爺爺,奶奶,姑姑,什
么的,他就是不叫,讓我們做家長的很是沒臉,等到了能表
達清楚的時候,告訴我們說:“他們又不是我們自己家的,
為什么要叫啊?我到底有幾個爺爺奶奶?。?/span>任憑我們怎么講
道理,都不起作用,到了三年級以后,他自然的就叫開了。
反思:此階段兒童是思維快于他的行為,思維具有不可逆性,
是單項思維,不能反向思維。如果強迫兒童 改變他的
執(zhí)拗,只會適得其反—反向加強,反把他牢固地拴在那
種情緒之中,這樣,就形成了障礙。
語言敏感:
故事:當孩子會喊第一聲“媽媽”時,你會很開心的答
應,孩子就會不停的喊:“媽媽”,有時會叫的你厭
煩。
反思:此時,孩子的語言敏感期開始發(fā)育了,因為他覺得很好
玩,他每喊一聲都會有回應。就在這樣一應一答中認
識了媽媽。從此我們就會指著不同的角色,讓孩子學
說:爸爸,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等等。指著實物讓孩
子學說電視,冰箱,洗衣機等等。從單音字,到詞,
到一句 話,一段話。
色彩敏感:
故事:孩子小時候喜歡各中各樣的氣球,小汽車,小手絹等
等,喜歡用各種色彩筆亂圖,亂畫。數(shù)量越多越好。
反思:這都是孩子對色彩的新奇,敏感。此時家長就要趁
機,教孩子識別顏色。
完美敏感:
故事:孩子小的時候,要吃煮雞蛋,可是雞蛋皮不好剝,就連
雞蛋白都不能剝破了,破一點他都要哭,就不吃了。蛋
黃 一定要煮透了,否則就不吃。衣服上有一點水,不
行,就要換了。
反思:其實,這是孩子在追尋完美。家長應該保護好孩子追
尋完美的心靈。
空間敏感:
故事: 孩子喜歡從高低有錯的家具上爬來爬去,根本不閑
累。孩子會跑跳以后,就喜歡站在窗臺上往床上跳,
硬是把床板跳斷了,換了塊新的。我們警告他:不能
再跳了,你已經(jīng)大了,床承受不住你跳了,再把床跳
壞了,你就睡在壞床上。這才慢慢的改了這個行為。
反思:其實,這是孩子在認識空間,孩子在媽媽肚里時,空
間 有限制,可是生出來以后,他發(fā)現(xiàn)變了,空間沒有阻
擋了,他要試探這無限的空間,所以孩子起初喜歡用手
爬 ,后來站立,行走,跑跳 ,開始在平面上,后來發(fā)
現(xiàn)不在一個平面更好玩。這也是孩子在一步步適應空間
的需要。如果家長干擾了,限制了這個過程,很可能孩
子將來會有恐高癥。
秩序敏感:
故事:孩子喜歡把家里所有的凳子擺成一排,或者把各種玩
具車擺成一串。如果你偷偷拿走一個,或挪動了位置,
他看一 眼就會發(fā)現(xiàn),就會跟你鬧。
孩子的生物鐘特別準時,到吃,喝的時間了他就會鬧,
該 睡了,他要鬧,該出去玩了他也要鬧。
反思:其實,這是孩子在追尋一種秩序。這種秩序敏感,如果
家長保護好了,孩子做什么事都會有條理,不會亂。該
到什么時候就做什么。而不會出現(xiàn)該吃飯時要干別的,
讓家長追著喂。
審美敏感:
故事:孩子從上了幼兒園,就知道自己選衣服穿,喜歡自己
搭配,上了學,買衣服要自己選。有一次,我?guī)?/span>
商場買床單,因為是給他買。所以就讓他自己選,沒
想到他一眼看中的 ,就是漂亮,無論從圖案,還是
顏色。
反思:孩子也有美感,是自然的,淳樸的。家長應該尊重孩子
對 美的追求。
總之,0—6歲,在語言、空間、秩序、獨立、繪畫、音 樂、審美、人際關(guān)系等方面,會產(chǎn)生螺旋式的層累發(fā)展,而非一步完成。
每個敏感期會按一定的時機自然出現(xiàn),不能隨便提前,提前就有 風險,這個風險就可能是將來的厭學,或智能發(fā)展停滯不前,所以我們要有耐心等孩子按部就班去完成他的破譯工程。敏感期 就相當于破譯某種精神密碼的過程。
而現(xiàn)實是:很多家長把孩子的精神密碼破壞了,怎樣幫助家長找回孩子的精神本相呢?李群雄老師上的勵志課,就是很有效的方法。勵志就是人類找回本相、破解生命困境、最終實現(xiàn)內(nèi)外自由的最有效的方式。
相鄰博客
- 原創(chuàng) 網(wǎng)絡課堂的神奇魅力 [2008-12-28 16:34:00]
- 轉(zhuǎn)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性格 [2009-01-07 16:44:00]
- 原創(chuàng):在學習中華家庭教育一周年之際 [2009-01-08 00:10:00]
- 原創(chuàng) 我終于盼到這一天 [2009-01-16 19:4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