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絲的手工作品
格雷絲是一個8歲的小學生,她的愛好非常廣泛,特別喜歡體操等體育鍛煉,蹦蹦跳跳,像個假小子,在家里也很少能安安靜靜地坐下來。
不過,格雷絲時常從學校帶回來的一些手工和畫作,讓媽媽坎貝女士驚喜地發(fā)現(xiàn),女兒也有細心的一面。
格雷絲帶回家的手工和畫作一般都與她在學校的學習內(nèi)容有關:上幼兒園時在學英語詞匯,她就會帶回剪貼著鼻子、眼睛、眉毛和嘴巴的臉譜圖;后來上了小學,讀關于圣誕節(jié)的書,她就會帶回一些圣誕樹上掛的手工飾物;學了植物知識,她則會帶回樹和樹葉的作品??藏惻空f,要想知道孩子在學校學了什么,看看她的作品就行了。
格雷絲帶回家的手工和畫作都會被張貼和擺放在家里顯眼的地方。尤其是擺在最顯眼處的3張畫像,更是媽媽愛不釋手的寶貝。這分別是格雷絲在一、二、三年級時畫的自畫像,記錄了她從一年級到三年級的成長和變化。
圖書館有手工活動
在美國,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和格雷絲一樣有著類似的經(jīng)歷。其實,不只是學校會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美國許多圖書館也都會將每星期一的下午3—5時設為兒童手工活動時間。這個活動由一位圖書館館員監(jiān)督,主要由幾名志愿服務者負責。這些志愿者通常都是中學女生,由她們設計每次的活動內(nèi)容,而參加活動的兒童大多是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
在紐約市一家公立圖書館見到了4歲的女孩麗莎。她每天上半天幼兒園,平時在家里就喜歡畫畫,也很愿意到圖書館參加手工活動。當時,麗莎正在大姐姐們的指導下學做立體卡片,她剪了幾顆心,小心翼翼地把它們貼在卡片上。第一張卡片做完了,麗莎高興地拿給站在一旁的媽媽看。媽媽問麗莎:“這幾顆心代表什么意思???”她說代表愛呀。做完第一張卡片,麗莎還意猶未盡,歪頭想了想,又讓大姐姐幫她畫了一個插滿蠟燭的生日蛋糕,因為她最喜歡過生日,可以吃大蛋糕、吹蠟燭、唱生日歌,還會有好多禮物。第二張卡片做好后,麗莎顯出心滿意足的樣子,催著媽媽把卡片收好,說要拿回家給爺爺和奶奶看,因為他們每次都會夸獎她的作品,并把這些最新畫作貼在冰箱上,展示給家里所有的人看,那可是麗莎很得意的一件事。
專家點評
給作品編個號擺出來
北京工業(yè)大學兒童心理學專家魯杰:孩子在制作手工作品的過程中,不僅能促進觸覺、視覺、肌肉等身體發(fā)育,還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培養(yǎng)動手、動腦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等,所以鼓勵孩子多做這些,對于他們的成長是非常有好處的。
美國家長的這些做法很值得借鑒,那就是把作品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展示出來。經(jīng)??吹接械募议L把孩子辛苦制作的作品和其他玩具混在一起,隨意放在某個角落,這肯定會降低孩子的動手熱情。不妨給孩子辦個作品展,或在家里開辟一塊地方專門展示孩子自己的作品。讓孩子在欣賞自己作品的過程中感受到自信,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建議父母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些作品,然后在上面寫上制作日期,再給作品起個名字。如果可能,最好記錄下當時制作的簡單過程和花絮。接著,父母和孩子就可以把作品放在專門的柜子里了,柜子最好是透明玻璃的,這樣孩子就可以隨時看到自己的作品,內(nèi)心時常充滿驕傲感和自豪感。再有,在孩子的手工作品積累到一定數(shù)量時,父母可以向孩子建議做一個作品展,把所有的作品都從柜子里取出來,讓孩子自己設計擺放,展出兩三天,請親朋好友到家里參觀。
父母最好能用心把所有作品都留下影像資料,留給孩子作為日后紀念。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轉載
相鄰博客
- 六種最常見家教錯誤(轉)****** [2008-04-22 17:40:00]
- 專家提醒家長警惕考前進補三大誤區(qū)(轉) [2008-04-25 14:49:00]
- 孩子膽小,父母之過(轉) [2008-04-25 14:59:00]
- 從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孩子需要準備什么?(轉) [2008-07-06 22:2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