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暗想:不對最愛的寶貝發(fā)脾氣
最近我總是沖孩子發(fā)脾氣。暑假兒子被送到他爺爺奶奶家,回來后變得很黏人,而且還很倔,又愛頂嘴,有時還真說不過他!一次,到了洗澡的時間,可他偏要先畫畫兒,畫了畫,又要看會兒書,眼看已經(jīng)很晚了,可他偏偏怎么說也不聽,于是我的怒氣終于變成巴掌扇了下去——洗澡時一脫褲子,兒子的屁股上紅紅的五個手印……
我非常后悔,臨睡前和老公講起這事時,他認(rèn)為孩子不能打也不該打,何況兒子這么乖巧可愛。這個觀點我當(dāng)然雙手贊成,但事實是有時他實在太令人生氣了呀!可沒想到老公說:“你想想看,我們生活、工作中有多少可惡可恨的人,我們甚至從沒有想過去罵他打他,那為什么要為了一點點小事而去打罵我們最親的孩子呢?”我被這看似不講理的話逗笑了,可事后一琢磨,還真是這么個理兒?,F(xiàn)在每當(dāng)我要沖兒子發(fā)火時,就想想老公說的這些話,心情便會好很多。
發(fā)脾氣前先打預(yù)防針
沒有孩子的時候,我常常看到人家的小孩喜歡的不得了,覺得他們都像天使一般可愛頑皮,等自己真正做了母親,才知道:天使也有變惡魔的時候,那才是考驗一個人的耐心和毅力的時候!
當(dāng)我感覺自己的火已經(jīng)蹭地往上冒時,我一般會快步走開,遠離現(xiàn)場——本來正在施展魔法的“小魔頭”驚訝地被拋在原地。這種短暫的脫離讓我不會因為失控而導(dǎo)致事情更惡化。當(dāng)情緒稍微平緩了,再回去面對待清理的殘局;多數(shù)時候我也會盡量保持平靜地發(fā)出信號:“媽媽今天太累了,心情不好,有可能會發(fā)脾氣哦!”這招像打預(yù)防針一樣,通常都很管用,如果他還不識相地“偏向虎山行”,那就真的宣泄了,只能事后向兒子真誠道歉,下次注意了。當(dāng)我們向孩子“承認(rèn)”自己的失控時,他們會立刻因為這不全是他們的過錯而感到釋懷,孩子會尊重我們的誠實和勇氣。
來源:中國媽媽
相鄰博客
- 松松的計謀(轉(zhuǎn)) [2008-06-09 22:03:00]
- 烏龜和兔子賽跑新編——五次賽跑與人生感悟(轉(zhuǎn)) [2008-06-09 22:06:00]
- 怎樣幫孩子學(xué)會克制自己(轉(zhuǎn)) [2008-06-09 22:10:00]
- 美式安全教育:越獨立,越安全(轉(zhuǎn)) [2008-06-11 14:4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