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擔(dān)心孩子變成“小氣鬼”,你強迫他把手里的東西分給別人。可是靜下來想一想,換成自己,如果一個比你高大有力的人強硬地奪走你心愛的東西而不顧及你的感受,又該如何呢? 貓王昨天和爸爸發(fā)生了嚴(yán)重的沖突,結(jié)果是被爸爸打了屁股。 起因是和小瑩姐姐出去玩時,兩人為了地上的幾根小粉筆頭爭了起來,貓王在爭執(zhí)中表現(xiàn)得很沒風(fēng)度,大聲尖叫,推搡姐姐,而且不聽勸導(dǎo)。 爸爸先是好言相勸,又返回家中拿來好的粉筆給他,但被他狂怒地打掉在地上,哭叫著說非要剛才那幾根粉筆頭。面對他近乎歇斯底里的胡攪蠻纏,爸爸終于失去耐心,發(fā)揮了他身強體壯的優(yōu)勢,打了貓王的屁股。在他的抽噎中媽媽聽到原來他反復(fù)念叨的是——是我先發(fā)現(xiàn)的。 媽媽忽然想起從前看到的一支美國兒童歌曲,那首《幼兒所有權(quán)法則》,里面不是有一句歌詞——“如果是我先看到的,那就是我的?!笔前?,在這個31個月的小人兒心里,這就是他界定“擁有”的法則呀! 貓王進入兩歲之后,隨著自我意識的逐步加強,開始愛動輒說 “不!”,開始在乎“自己的”東西。雖然媽媽爸爸反復(fù)給他灌輸“分享”的意義,但顯然收效甚微。他愛的食物,喜歡的玩具,甚至是他坐的椅子,別人是決不能染指的??赏瑫r卻并不影響他心安理得地在幼兒園的“分享日”里大吃特吃別人的東西——呵呵,“享”可以,“分”?——斷斷不能。 媽媽最開始十分焦慮他的這種趨勢,怕他變成一個十足的小氣鬼,怕影響他與其他人的交往和相處,也曾強迫過他把手里的東西分給別人,可結(jié)果除了換來他拼命反抗和大哭之外沒收到什么效果。靜下來想想,換成自己,如果一個比你高大有力的人強硬地奪走你心愛的東西而不顧及你的感受,又當(dāng)如何呢?經(jīng)過反思,又看了一些這方面的資料和其他父母的經(jīng)驗,媽媽有了新的感觸和應(yīng)對之法。 一,試著站在他的立場體會他的感受,放棄不必要的焦慮。 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本身就處在人生的第一個反叛期,獨立意識的覺醒其實是孩子成長的標(biāo)志,作為家長,首先應(yīng)當(dāng)喜悅地接納這一事實。對“占有”的意識增強的同時,他的語言能力又沒有發(fā)展到他可以很清楚地表達(dá)內(nèi)心的感受,所以這個時候強迫他去和別人“分享”多半會遭到大哭和抵抗。 這時家長不要把目光盯在諸如“他怎么變成這樣?”“這么自私長大之后怎么和人相處?”之類的問題,那樣除了帶給自己焦慮之外于事無補。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你會發(fā)現(xiàn)情況也許沒有你設(shè)想的那么糟糕。重要的是讓孩子覺得你在試圖理解他,這樣才會給以后的疏導(dǎo)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 二,允許差異,不要和別的孩子比較,即使是同齡的。 在許多公眾場合里,見過有的家長呵斥自己的孩子“看人家多大方,你怎么這么小氣呢?快把吃的給小朋友一點!”,甚至強行做主去分配,而孩子呢,要么一臉茫然的表情,要么大哭大鬧,弄得家長也非常尷尬。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如果超市里有售——漂亮、乖巧、懂事、從不哭鬧、熱愛學(xué)習(xí)等等集優(yōu)點于一身的“孩子”,你真的會買嗎?因為不同,才能凸顯個性的魅力,不是嗎?別人的孩子懂得謙讓,很好啊,但用不著拿別人的優(yōu)點來比照和要求自己的孩子,如果真的要比,為什么不先比比那謙讓孩子背后的家長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呢?何況這里還有一個孩子的自尊心的問題呢。 三,給他時間,先“自私”后“分享” 只有先確認(rèn)“擁有”,才能談到“分享”?!八饺藫碛小笔欠窒淼牡谝徊?,也是不可逾越的一步,一個人,如果對他所有的東西沒有安全感,是很難真正做到去和別人分享的。 先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自私”心理,讓他知道——媽媽爸爸會尊重你的獨立自主權(quán),要不要和別人分享可以由你自己決定。培養(yǎng)他“我是主人,我可以自己做主”的自豪感和安全感。然后再疏導(dǎo),講道理,向他灌輸“分享是快樂的”,效果會好許多。 比如讓他多做“輪流”和“暫時交換”的游戲,像交換玩具,輪流拍球,(比起把他的好吃的東西給別人要容易接受得多),到最后玩具還是屬于他的,讓孩子從中既體會到分享的意義,又不影響他安全感的建立。 四,多表揚多鼓勵,夸張些也無妨 這個就不必贅言了,我的經(jīng)驗就是平時多鼓勵,然后發(fā)現(xiàn)一點苗頭,一次小小的進步就大力表揚,讓他喜悅地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行為可以讓媽媽如此快樂。這樣他下次遇到同樣情況時會很容易回想起你上次的反應(yīng),也會逐漸修正自己的行為。 曾和我一樣皺著眉,生著氣,覺得無可奈何的爸爸媽媽們,打起精神來呀!要堅信,困難總會過去的,你的寶寶是世界上最好的,花兒總會開放的——只要,用“愛”的陽光、“耐心”的雨水,和一顆溫柔的等待的心。 附: 《幼兒所有權(quán)法則》 如果是我喜歡的,就是我的; 如果東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 如果能從你手中奪過來,那東西就是我的; 那東西我剛拿過來,就是我的; 如果東西是我的,不管怎樣它永遠(yuǎn)不會看來是你的; 如果我在搭積木,所有的積木都是我的; 只要看來像我的,那就是我的; 如果是我先看到的,那就是我的; 你的玩具放回原處時,它自動變成我的; 如果東西損壞了,那就是你的。 文/貓王媽媽 來源:中國媽媽 |
相鄰博客
- 關(guān)注是最有效的教育(轉(zhuǎn)) [2008-06-09 21:48:00]
- 過分炫耀孩子聰明是踐踏孩子(轉(zhuǎn)) [2008-06-09 21:51:00]
- 科學(xué)家教三字秘訣(轉(zhuǎn)) [2008-06-09 21:58:00]
- 如何克服孩子的嫉妒和自卑(轉(zhuǎn)) [2008-06-18 15:5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