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孩子們學習了不少的作文技法,演練了不少的“黃岡密卷”,可孩子們遇到作文題依然無從下手,課文的篇章結構仍然難以厘清;孩子們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五谷不分的仍然存在一大茬兒……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一位名叫俞伯牙的學琴人拜成連先生為師??嗑毴d,他終于譜出了一部《高山流水》的樂曲,并興致勃勃地將其演奏給先生聽。先生聽后,微笑著說:“有個老師比我更高明。明天,我?guī)闳グ菰L,你一定收獲不小?!贝稳眨蛇B先生帶著俞伯牙劃船來到一個荒蕪的海島上,告訴他:“老師就在這島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后,我來見你。”成連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覓不到那位名師的蹤影。失望之余,他有氣無力地坐在潔白的海灘上,凝視一望無際的大海,仰望聳入云端的山峰,聆聽驚濤駭浪拍擊巖石的聲響,欣賞扣人心弦的陣陣松濤之聲……這一切,俞伯牙激動得舞之蹈之。當他明白老師的意圖后,面對蒼茫的大海一遍一遍地彈奏曲子。十天后,成連先生果然親臨海島會見俞伯牙。俞伯牙把修改后的樂曲再次彈奏給先生欣賞,先生嘖嘖稱贊道:“好極了!”
試想,若果俞伯牙只知“閉門造車”,他能譜出《高山流水》這支名曲嗎?他的心間沒有驚濤拍岸的音響,他的腦海沒有巍巍大山的影子,沒有海島的生活體驗,沒有情感的強烈共鳴,縱使俞伯牙悟性再高,相信此曲終歸落個難產(chǎn)的命運!
孩子們沒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何以寫出人間美景?孩子們沒有體驗生活的艱難坎坷,何以悟得生活真諦?孩子們整日“坐井觀天”,何以開闊視野?孩子們成天遨游題海,何以暢想未來?長此以往,孩子們的觸覺麻木了,視覺“沙眼”了,聽覺“耳背”了,味覺“堿化”了!
陶行知先生有言:“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笔堑模弥p休日這個大好時光,讓孩子們坐在湖畔悠然垂釣,光著屁股縱身泳池,看著蝴蝶發(fā)呆冥想,哼著小曲捕捉蛐蛐,枕著濤聲感受激越,蹦著身子釋放激情,讀著童話酣然入眠,望著蒼穹感受神秘,牽著牛犢縱橫田野,喂著豬崽其樂無窮,趕著雞鵝體驗農(nóng)家樂,烤著番薯品嘗農(nóng)家味……孩子們縱情山水,俯身大地,體驗生活,馳騁想象,這難道不是很好的教育嗎?經(jīng)歷了這個過程,孩子們生活怎會索然無味?知識怎會孤陋寡聞?作文怎會無話可說?煩惱怎會與日俱增?
雙休日,讓我們給孩子的心靈放個假,讓孩子親近自然,親近大地,感受生活,享受快樂!
相鄰博客
- 教寶寶語言的五大誤區(qū)--潛能開發(fā) [2008-03-07 14:50:00]
- 如何看待孩子的智力與智商--潛能開發(fā) [2008-03-07 14:52:00]
- 家庭教育要講求質量 [2008-03-08 11:23:00]
- 責備孩子的原則 [2008-03-08 11:2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