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表現(xiàn)
某幼兒在家里睡覺前總是先把脫下的衣服全部整理、折疊好,才鉆進被窩,哪怕天氣再冷,也決不例外。家長要求他先鉆進被窩再整理衣服,他卻說老師是那樣要求的,在幼兒園就是那樣做的。而另外一名幼兒則在幼兒園表現(xiàn)得很獨立,自己吃飯、睡覺,而在家里卻表現(xiàn)得判若兩人,事事都要依賴家長。
媽媽的困惑
孩子們的表現(xiàn)讓家長們非常困惑,有的說我們家的這個小孩怎么就這么不靈活、“死腦筋”?有的說我們家的小孩怎么這么“兩面派”?對這樣的孩子我們該怎么看?怎么辦呢?
為媽媽答疑
其實不是孩子們哪里做得不對,而是他們的表現(xiàn)與家長的要求不一致。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其實我們作為家長應該首先以平常心來看待孩子的各種“不盡如人意”的表現(xiàn),給孩子一些空間來協(xié)調自己與環(huán)境間的關系和對之的體驗。
心理評析
我們通常認為孩子家園表現(xiàn)一致是更符合幼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家園表現(xiàn)不一致則不利幼兒發(fā)展,可事實上家長在孩子的這兩種表現(xiàn)上都存在困惑。我們著重解釋家園表現(xiàn)不一致的孩子。根據(jù)社會學的觀點,幼兒園是一個需要競爭的環(huán)境,每個孩子都想獲得盡可能多的“資本”。這些“資本”中很重要的就是教師的愛。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就可能會獲得老師更多的愛,獲得更多的“資本”。而家庭環(huán)境中“資本”是不需要競爭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管怎么做,家長都是愛我的,生存資本是不會稀缺的。因此有的幼兒就選擇了這樣的方式來達到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目的。
不管怎樣的方式,孩子們的表現(xiàn)都是他們適應環(huán)境的結果。造成這個結果的一方面跟他們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有關,同時又跟孩子內在的氣質類型、遺傳特點有關。個體與周圍環(huán)境和諧共處的方式有多種,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方式。也就是說孩子們在處理自己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中可以有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特點,只要能夠達到與環(huán)境和諧共處的目的,就應該允許和尊重孩子有自己的特點與方式的。我們家長所要做的就是在尊重孩子的特點和堅持教育的要求之間保持一個適當?shù)钠胶狻?/span>
就那個家長認為“不靈活”的小孩子來說,他的特點是獨立意識和自主性比較強,凡是自己認定的事情就一定要自己做主。而對那個“兩面派”的孩子來講,他的特點是情境認知和判斷能力比較強,不同的情境采用不同的適應方式。我們家長在肯定孩子的特點的同時,也要對孩子提出要求,比如對第一個孩子就要求他必須兼顧身體不長時間暴露在外面的要求;對第二個孩子,家長就要改變家庭環(huán)境與孩子相互作用的方式,以促進孩子的自我調節(jié)。[家庭教育網(wǎng)]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寶貝春季常見傳染病防護提案 [2008-04-03 13:28:00]
- 要有輸?shù)捏w驗 [2008-04-03 13:31:00]
- 巧 妙 應 對 孩子 的 逆 反 [2008-04-03 13:38:00]
- 依賴,孩子成長的擋路石 [2008-04-03 13:3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