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怎樣看父母?
讓我們走近孩子的心,聽聽少男少女的心聲:——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們已經(jīng)長大了,不再是那個走路蹣跚需人幫扶的幼兒了。你們只有我這一個女兒,給予了我雙份的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愛竟成了我一種心理上的負擔。剛上學時,媽媽親自去挑選一條車最少最安全的路讓我走,我曾為之感到自豪。然而我上了中學,媽媽還依然如此,這就使我感受到了來自同學們嘲諷的目光。媽媽,您為什么不相信我會照顧好自己?我也不喜歡你們老談我的將來,考上大學怎樣,考不上又怎樣。你們總愿為我把一切安排得穩(wěn)穩(wěn)當當,我就像棋盤上的棋子,你們是棋手,隨你們?nèi)我馀矂訑[弄??晌覅s不愿如此生活,我要自己走路。如果你們老用雙手為我遮蓋住頭上的雷雨、風暴,這只會使我在今后更大的風雨前束手無策,敗下陣來。爸爸媽媽,請讓我自己去摔倒,自己爬起來吧,自己去流汗、流淚吧,讓我能自豪地喊一聲:“我腳上的泡是我自己走出來的!”
——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這樣兩種類型的父母我們孩子不愿接受:一種對子女管得太多,對孩子的一切都要過問插手,使孩子感到像套上枷鎖似的難受;另一種就是父母總用分數(shù)來衡量評價孩子,要求孩子,這樣不僅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負擔,而且會使孩子認為分數(shù)高就是一切都好,這極不利于我們的成長?! 沂且粋€“機器人”。每天的活動媽媽早為我編好了程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在媽媽編好的程序中長大。媽媽活得好累,我也活得好累。在生活中,我缺乏自由支配的時間,更不能獨立去干一件事。媽媽喲,您可知道,我是一個人,不是一臺機器。我有生命,我有思維,我有個性,況且我已經(jīng)是初中三年級的學生了。我實在不想讓媽媽繼續(xù)抱著長大。當然,我明白,媽媽這樣做是為我好,媽媽的心情我理解??晌业男恼埬斫鈫??我終究要走向社會,要獨立生活,親愛的媽媽,請您早點放手,讓我走自己的路吧!
——父母對我像海員身上的救生圈,像飛行員背上的降落傘,使我即使在大風浪中也有一種安全感。但是,我們做子女的不能滿足于這種安全感,更不能成為父母的翻版,我們是生活在一個跨世紀的年代,應該屬于更新的世界。
——媽媽,您總是每天為我做好一切??墒?,媽媽呀,您不知道我的苦衷:我可以自理,可以自立,可以去洗衣服,去做飯,去鍛煉,去勞動,去品嘗勞動的甘甜,可以去做一切能做的事??傊?,可以不在媽媽的過多的呵護下成長。不過媽媽這樣做,是因為她太愛我了,我沒有理由……唉!我多想說一聲:“媽媽,請不要這樣愛我!”
——爸爸媽媽,你們哺育我的恩情使我難以忘懷,但女兒 已經(jīng)長大了,我多么希望您們給我更多的理解,多給我點自由,讓我學會安排生活,讓我稚嫩的翅膀能更經(jīng)得起風雨的磨練,能獨自飛上藍天,去開創(chuàng)新的生活。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自然會有我們個人的愛好與認識,希望爸爸媽媽不要把個人意見強加于我們,但我們父母究竟在知識、社會經(jīng)驗、生活閱歷方面比我們成熟豐富得多,作為孩子還是應該多尊重父母的意見,不要自以為是。
——我們有的同學把父母對他的問寒問暖看作多余;把父母對他的叮囑看成嘮叨;把父母萎縮的體力看成無能,對父母的話愛搭不理的,自以為是長大了的表現(xiàn),其實這正是幼稚不懂事的表現(xiàn),孝順父母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品德,尊重是孝敬的繼承,理解是除去代溝的良藥。
——我們喜歡生日晚會與同學朋友一起過,而父母為我們準備好豐盛的菜肴后卻悄悄躲開。當我們玩得興高采烈時,有沒有想到生日正是父母賦予我們生命的紀念日,我們應與父母共同度過這歡樂的日子,感謝父母培育我們的無私的愛。
——悄悄留意父母對我態(tài)度的變化,才感到父親的手不是愛撫地停在我的頭頂,而是信任地壓在我的肩上,母親在我干活時也不再逗留在我身旁,此時此刻,我才真正意識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責任感,我長大了!
——每當我看到爸爸為一次發(fā)怒而內(nèi)疚,媽媽因不知我心里想什么而憂心忡忡時,使我不由得感到: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有什么理由笑他們隔一個世紀,我們實在太幼稚了。有一天,當你看到父母注視著你的眼神由困惑變成欣慰時,那一天你才真正長大了。
——打羽毛球時,才驚奇地發(fā)現(xiàn)父母揮拍已顯得無力,步伐已顯得蹣跚,反應已顯得遲鈍,猛然間才意識到他們老了。
親愛的父母,我平時怎么竟沒能很好地注意這些呢?你們?yōu)榱俗优某砷L,付出了如此多的心力,燃燒著自己的生命,我該何以為報?!
聽,孩子們的心聲是如此強烈地撞擊著我們的心!
少年時代是個多彩的季節(jié)。他們已經(jīng)開始觀察,開始思索,他們純真而又敏感的情感世界里,浸透著一顆誠摯的心。當他們敞開心扉說起父母時,已經(jīng)不再僅僅是埋怨,還充滿著理解。
是的,孩子的心中不免對父母的抱怨,但他們也懂得理解。遺憾的是因為許多許多的原因,父母常常難于聽到孩子們讓人心動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聲音。需要的是親子兩代人相互走近。一旦走近,少年朋友,你會感到:爸爸媽媽理解你。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
讓我們走近孩子的心,聽聽少男少女的心聲:——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們已經(jīng)長大了,不再是那個走路蹣跚需人幫扶的幼兒了。你們只有我這一個女兒,給予了我雙份的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愛竟成了我一種心理上的負擔。剛上學時,媽媽親自去挑選一條車最少最安全的路讓我走,我曾為之感到自豪。然而我上了中學,媽媽還依然如此,這就使我感受到了來自同學們嘲諷的目光。媽媽,您為什么不相信我會照顧好自己?我也不喜歡你們老談我的將來,考上大學怎樣,考不上又怎樣。你們總愿為我把一切安排得穩(wěn)穩(wěn)當當,我就像棋盤上的棋子,你們是棋手,隨你們?nèi)我馀矂訑[弄??晌覅s不愿如此生活,我要自己走路。如果你們老用雙手為我遮蓋住頭上的雷雨、風暴,這只會使我在今后更大的風雨前束手無策,敗下陣來。爸爸媽媽,請讓我自己去摔倒,自己爬起來吧,自己去流汗、流淚吧,讓我能自豪地喊一聲:“我腳上的泡是我自己走出來的!”
——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這樣兩種類型的父母我們孩子不愿接受:一種對子女管得太多,對孩子的一切都要過問插手,使孩子感到像套上枷鎖似的難受;另一種就是父母總用分數(shù)來衡量評價孩子,要求孩子,這樣不僅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負擔,而且會使孩子認為分數(shù)高就是一切都好,這極不利于我們的成長?! 沂且粋€“機器人”。每天的活動媽媽早為我編好了程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在媽媽編好的程序中長大。媽媽活得好累,我也活得好累。在生活中,我缺乏自由支配的時間,更不能獨立去干一件事。媽媽喲,您可知道,我是一個人,不是一臺機器。我有生命,我有思維,我有個性,況且我已經(jīng)是初中三年級的學生了。我實在不想讓媽媽繼續(xù)抱著長大。當然,我明白,媽媽這樣做是為我好,媽媽的心情我理解??晌业男恼埬斫鈫??我終究要走向社會,要獨立生活,親愛的媽媽,請您早點放手,讓我走自己的路吧!
——父母對我像海員身上的救生圈,像飛行員背上的降落傘,使我即使在大風浪中也有一種安全感。但是,我們做子女的不能滿足于這種安全感,更不能成為父母的翻版,我們是生活在一個跨世紀的年代,應該屬于更新的世界。
——媽媽,您總是每天為我做好一切??墒?,媽媽呀,您不知道我的苦衷:我可以自理,可以自立,可以去洗衣服,去做飯,去鍛煉,去勞動,去品嘗勞動的甘甜,可以去做一切能做的事??傊?,可以不在媽媽的過多的呵護下成長。不過媽媽這樣做,是因為她太愛我了,我沒有理由……唉!我多想說一聲:“媽媽,請不要這樣愛我!”
——爸爸媽媽,你們哺育我的恩情使我難以忘懷,但女兒 已經(jīng)長大了,我多么希望您們給我更多的理解,多給我點自由,讓我學會安排生活,讓我稚嫩的翅膀能更經(jīng)得起風雨的磨練,能獨自飛上藍天,去開創(chuàng)新的生活。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自然會有我們個人的愛好與認識,希望爸爸媽媽不要把個人意見強加于我們,但我們父母究竟在知識、社會經(jīng)驗、生活閱歷方面比我們成熟豐富得多,作為孩子還是應該多尊重父母的意見,不要自以為是。
——我們有的同學把父母對他的問寒問暖看作多余;把父母對他的叮囑看成嘮叨;把父母萎縮的體力看成無能,對父母的話愛搭不理的,自以為是長大了的表現(xiàn),其實這正是幼稚不懂事的表現(xiàn),孝順父母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品德,尊重是孝敬的繼承,理解是除去代溝的良藥。
——我們喜歡生日晚會與同學朋友一起過,而父母為我們準備好豐盛的菜肴后卻悄悄躲開。當我們玩得興高采烈時,有沒有想到生日正是父母賦予我們生命的紀念日,我們應與父母共同度過這歡樂的日子,感謝父母培育我們的無私的愛。
——悄悄留意父母對我態(tài)度的變化,才感到父親的手不是愛撫地停在我的頭頂,而是信任地壓在我的肩上,母親在我干活時也不再逗留在我身旁,此時此刻,我才真正意識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責任感,我長大了!
——每當我看到爸爸為一次發(fā)怒而內(nèi)疚,媽媽因不知我心里想什么而憂心忡忡時,使我不由得感到: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有什么理由笑他們隔一個世紀,我們實在太幼稚了。有一天,當你看到父母注視著你的眼神由困惑變成欣慰時,那一天你才真正長大了。
——打羽毛球時,才驚奇地發(fā)現(xiàn)父母揮拍已顯得無力,步伐已顯得蹣跚,反應已顯得遲鈍,猛然間才意識到他們老了。
親愛的父母,我平時怎么竟沒能很好地注意這些呢?你們?yōu)榱俗优某砷L,付出了如此多的心力,燃燒著自己的生命,我該何以為報?!
聽,孩子們的心聲是如此強烈地撞擊著我們的心!
少年時代是個多彩的季節(jié)。他們已經(jīng)開始觀察,開始思索,他們純真而又敏感的情感世界里,浸透著一顆誠摯的心。當他們敞開心扉說起父母時,已經(jīng)不再僅僅是埋怨,還充滿著理解。
是的,孩子的心中不免對父母的抱怨,但他們也懂得理解。遺憾的是因為許多許多的原因,父母常常難于聽到孩子們讓人心動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聲音。需要的是親子兩代人相互走近。一旦走近,少年朋友,你會感到:爸爸媽媽理解你。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給孩子一個明晰的目標 [2008-05-20 14:38:00]
- 和孩子平等對話 [2008-05-20 14:40:00]
- 孩子需要權(quán)威父母 [2008-05-20 14:44:00]
- 中學生喜歡什么樣的父母 [2008-05-20 14:4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