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寫字樓里,成年人邀集同事一起去打乒乓球,已成了比瑜伽、健身操、網(wǎng)球、高爾夫更易堅持的“快樂運動”,為何我們忘了讓孩子也加入進來呢?一般來說,孩子的身高超過1米(多數(shù)為幼兒園大班小朋友),就可在兒童球臺上進行訓練,身高達到1.3米后,就可使用正式球臺。
打乒乓球有哪些好處?
·是“聰明人的運動”
打乒乓球可以密切眼、手、腦之間的配合,需要敏捷的反應和當機立斷的行動,需要身體的整體配合、對節(jié)奏的把握,需要計謀,因此,打乒乓球是開動腦筋的好辦法,能使孩子的自信心、自持力、獨立判斷力和思維的敏捷性得到同步增強。
·是一種很好的“情緒體操”
乒乓球運動輕快敏捷,很容易使孩子的心跳達到110~130次/分鐘,使孩子在單位時間內吸入更多的氧,大腦也釋放出更多的“快樂因子”。指導孩子在委屈、沉悶、生氣時去打一局球,可以使其很快宣泄不良情緒,產生興奮、機敏、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孩子情緒的起落對手上的感覺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一個在與伙伴對決中率先鎮(zhèn)定下來的孩子,其心理必將更有韌性,更百折不撓。
·可增強體質,預防近視眼
乒乓球運動要求全身性的協(xié)調與配合,可極大程度地改善孩子的體質,增強其心肺功能,并完善其不均衡的體型。豆芽菜體型的瘦弱孩子通過三四個月的乒乓球訓練,心肌力量變強,感冒和肺炎發(fā)生次數(shù)減少,體重增加。胖墩型孩子則可以通過訓練減去肚腩。同時,眼睛緊跟著橙色的小球忽遠忽近、起起落落,對晶狀體周圍懸韌帶的強健是一種很好的鍛煉,長期堅持可預防兒童近視眼。
既然乒乓球運動所需場地小,不受天氣約束,運動量也可大可小,那么,父母如何令孩子對橙色小球產生持久興趣,才是最關鍵的。或許,以下方案可以幫助你:
·在孩子尚小,夠不著球臺的時候就教他雙手接拋球玩,一是培養(yǎng)他對小球的親切感,二是讓他對眼、手、腦的配合有一個感性認識。
·培養(yǎng)控球的能力及持拍后的球感。父母可與孩子比賽“粘球跑”,用一個球拍托著球跑30米距離,中間可以玩拋接,但規(guī)定球不可落地,誰先落地誰輸;父母也可與孩子比賽連續(xù)顛球的能力,可以用球拍上有膠皮的一面顛,也可以用“光板”一面放高球,誰連續(xù)顛球時間長誰就贏。這兩項都可培植孩子嫻熟的球感。
·在正式對壘之初,可有意識“喂”給孩子難度適當?shù)那?,等孩子適應后,再提升發(fā)球和接發(fā)球的難度。孩子對乒乓球最初的興趣,很可能來自贏球所帶來的推動力。
·在孩子掌握了相持與對攻的經驗后,他很可能認為“打乒乓球就這么一回事”,從而興趣驟減。這時可以教他改變發(fā)球方式,嘗試發(fā)高球、弧圈球或超短球;你也可以發(fā)難度大的球來強化孩子的判斷能力與接發(fā)球的成功率;還可以給孩子用熟的拍子換膠皮,以使擊出的球速度更快,或下網(wǎng)能力更強。中華心理教育網(wǎng)
相鄰博客
- 影響兒童閱讀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2008-06-28 13:34:00]
- 父母該如何來引導孩子識字 [2008-06-28 13:35:00]
- 跳繩能讓孩子變聰明 [2008-06-28 13:38:00]
- 怎樣使寶寶早點說話? [2008-06-28 13:4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