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照女兒們的提議去爬青山公園,沿著1668步梯子上二茅峰,向古廟方向前行,在十字路口,巧提出從另一條道走,理由是我們?nèi)ヌ教诫U。
爸爸想說這是下山之路,走不到的,我搶先一步,支持巧的建議,遂和巧在前帶路。
經(jīng)過又一岔路,我們走到了上次玩水之地,只不過,一段時間沒去,水全被蒸干了,失去了玩水的機會。停下來,坐在大石頭上吃午餐也不錯的,因為那塊地全暴露在陽光的照射下,上面有樹擋著也沒什么風。
沿著這條土路,快到盡頭時,發(fā)現(xiàn)一石頭上標明長壽路,難怪走在這條路上感覺比較溫暖。
我們沒去古廟,而是沿著公路下山,主要是想去探一探從公路下去,有多遠,可以通到什么地方。
雖是盤山公路,并不是很險,彎道還是很多的。這條公路只有特殊事情的車輛才可以上來,走在路上比較安全。一路上,唱歌、表演故事,都沒閑著。
在中途,巧見我跨過公路與石壁的溝壑,也想試一試。我很輕松過去,估量孩子也沒問題,就很隨意地叫巧跨過來。
剛想邁步,爸爸驚恐:嘿,不行,危險的。
坦然:能行,來試試。
巧猶豫了:我害怕。
只好輕輕握著巧的手,讓她跨過去。感覺是不是很輕松,很安全。找到寶貝自己很輕松地跨了回來,無需幫助。
面對石壁,巧喜歡上了爬在壁上的枯藤,拽了長長的一根下來,系在她的指揮棒(拐杖)上,在公路上奔跑,像是一條長龍。
巧擔心安全,把長藤拖到溝壑里再向前跑,滑過里面的枯葉,發(fā)出沙沙的聲音,像是一條蛇爬過。
被姐姐的歡樂吸引,妙不再纏著爸爸唱歌了,也想玩姐姐的游戲。無奈只找到一根短短的枯藤,系在拐杖上,妙當成了釣魚竿,能玩釣魚,興致也不錯。
走了一個多小時,
下車時,巧很有禮貌地向叔叔道謝,有禮貌、懂得感謝是巧的優(yōu)點。
孩子的退縮是我們思維太快,擔心太多。
讓我們的思維停兩秒,多給孩子鼓勵和自信。
相鄰博客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