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身教重于言教。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長的影響和教育下,在認識周圍的世界中成長的,家長對待人生、事業(yè)、生活以及對待他人的態(tài)度,都對孩子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
其次,要從了解孩子、理解孩子開始,加強與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了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以及心里想什么,平時主要做什么,交往的人是些怎樣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視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發(fā)表意見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說“小孩子懂什么”。家中大事應聽取他們意見,建設家庭民主化,即讓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的權(quán)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兒童在家中的權(quán)利、地位,不是一味地寵愛嬌慣孩子,置于“小皇帝”地位。對孩子百依百順,不是尊重,是溺愛。
第三、擺正成人和成才的關系,重視養(yǎng)成教育和非智力因素。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可以說父母是一個比一個更疼愛孩子,不管是在物質(zhì)上還是在精神上都給予孩子最大的滿足,真可謂:“可憐天下父母心”。然而,假如你是一個優(yōu)秀的父母,就應該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良好的道德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思維習慣、良好的勞動習慣。
第四、把握教育目標的正確性和一致性,并搞好家庭成員在教育活動中的協(xié)調(diào)。
第五、搞好家庭教育與社會、學校教育的銜接和協(xié)調(diào)。
第六、把握好幾個關鍵期(孕育期、嬰幼兒期、青春初期、學業(yè)過渡期)。
第七、有條件的可聘請家庭教育指導師,用科學的理念和方法教育孩子。
相鄰博客
- “四歲小超人”給家長們的警示 [2008-04-10 08:25:00]
- 讓國家的命運不輸在家庭教育上 [2008-04-10 09:14:00]
- 良好的習慣是家長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2008-04-10 09:37:00]
- 家長怎樣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 [2008-04-10 09:4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