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語言和漢文字中,一向是十分注重表達的。同一種事物,即便是本質(zhì)不變,但表達時的技巧與用語有異,便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南轅北轍、大相徑庭的效果。比如,尸體與遺體的差異,殘羹與剩飯的差異;酒仙與酒鬼的差異,美食家與大飯桶的差異;嫉惡如仇與喜怒無常的差異,拍案而起與脾氣暴躁的差異;滿含深情與裝腔作勢的差異;流氓成性與游龍戲鳳的差異等等。曾經(jīng)有一個當過兵的女市長,愛穿軍便裝,在位時是艱苦樸素,倒臺后就成了自我標榜。在人際日常交往中,也時刻面臨著對表達的選擇;張三如果對李四說:“李四,快回家吧,你爹得暴病死啦!”和張三對李四說:“李四,快回家吧,令尊剛才猝然仙逝升天了!”顯然其中本質(zhì)沒有絲毫變化,但其親情、友情、心靈慰藉與人文關(guān)懷程度,卻有天壤之別。
表達的機敏無處不在。公交車上有個女胖子放了個暴屁,熏得半車箱人都想嘔吐。有人實在忍不住,連連追問:“誰放的屁?誰放的屁?”結(jié)果可想而知,沒有一個人肯站出來承認。此時,正好售票員開始查票,問:“誰沒有買票?誰沒有買票?”一個壞小子靈機一動,信口喊到:“剛才放屁的那個人沒買票!”這時,隱藏了良久的那個女胖子大吼一聲:“誰說我沒買票?誰說我沒買票?”一下就把自己給暴露了。
某新落成的小區(qū)里有個小花園,有水池、有假山,有噴泉、有彩燈??墒鞘罴僖坏?,這里便成了孩子們的天堂,他們紛紛跳入水池、攀上假山,體驗美猴王享受水簾洞的感覺。沒幾天,這里便面目全非了。物業(yè)公司先插了一塊“禁止入池和攀登假山”牌子,又插了三塊牌子,一個方向一個,都是一樣的內(nèi)容,統(tǒng)統(tǒng)不管用。這時有人出主意,把那四塊牌子全拔了,只換上一塊,從此再也沒有一個孩子進去搗亂了。因為新?lián)Q的那塊牌子寫著:“水池、假山有時會漏電”。
如果哪個文人,膽敢把擁有三千里中華龍脈秦嶺、八百里富庶米糧倉秦川、十三朝古都長安的陜西某地,說成是鮮有萬紫千紅、絕緣雕梁畫棟、不穿綾羅綢緞、不吃山珍海味、不圖金榜題名、不見粉黛佳人、不顧禮儀廉恥的八荒九蠻、不毛之地,憑陜西人吞褲帶面、喝辣子酒、沒事就吼著秦腔想打人的火爆脾氣,說不定敢把這個信口雌黃的書生給拿刀砍了。
然而,清朝光緒年間翰林院大學士王培芬,卻別出心裁、獨辟蹊徑,寫了首把陜北說的地瘠民貧、一無是處的《七筆勾》,把包括皇上在內(nèi)的人都逗的忍俊不禁、笑的噴飯:
萬里遨游,百日山河無盡頭,山禿窮而陡,水惡虎狼吼,四月柳絮稠,山花無錦銹 ,狂風驟起哪辨昏與晝,因此上把萬紫千紅一筆勾。
窯洞茅屋,省上磚木措上土,夏日曬難透,陰雨更肯露,土塊砌墻頭,燈油壁上流,掩藏臭 氣馬糞與牛溲,因此上把雕梁畫棟一筆勾。
沒面皮裘,四季常穿不肯丟,紗葛不需求,褐衫耐久留,褲腿寬而厚,破爛亦將就,氈片遮體被褥全沒有,因此上把綾羅綢緞一筆勾。
客到久留,奶子熬茶敬一甌,面餅蔥湯醋,鍋盔蒜鹽韭,牛蹄與羊首,連毛吞入口,風卷殘云吃罷方撒手,因此上把山珍海味一筆勾。
堪嘆儒流,一領(lǐng)藍衫便罷休,才入了黌門,文章便丟手,匾額掛門樓,不向長安走,飄風浪蕩榮華坐享夠,因此上把金榜題名一筆勾。
可笑女流,鬢發(fā)蓬松灰滿頭,腥膻乎乎口,面皮曬鐵銹,黑漆鋼叉手,驢蹄寬而厚,云雨巫山哪辨秋波流,因此上把粉黛佳人一筆勾。
塞外荒丘,土韃回番族類稠,形容如豬狗,性心似馬牛,嘻嘻推個球,哈哈拍會手,圣人布 道此處偏遺漏,因此上把禮義廉恥一筆勾。
然而,今天的文人,特別是某些宣傳家、文學家、編輯記者以及亂七八糟的作家、作協(xié)主席們,卻越來越善于偷奸?;?、投機取巧,越來越不愿意表達也不善于表達了。不信嗎?您不妨翻開報刊、打開電視機與收音機,官文官話已成為天花亂墜的葵花寶典、以一當萬的變形金剛。好事者、河南雜文家黎明先生還專門創(chuàng)作了一“寫作指南”供官媒參改:
會議沒有不隆重的,閉幕沒有不勝利的;講話沒有不重要的,鼓掌沒有不熱烈的; 領(lǐng)導沒有不重視的,看望沒有不親切的;接見沒有不親自的,進展沒有不順利的;完成沒有不圓滿的,成就沒有不巨大的;工作沒有不扎實的,效率沒有不顯著的;決議沒有不通過的,人心沒有不振奮的;班子沒有不團結(jié)的,群眾沒有不滿意的;領(lǐng)導沒有不微笑的,問題沒有不解決的;反對沒有不強烈的,交涉沒有不嚴正的;完成沒有不超額的,竣工沒有不提前的;中日沒有不友好的,中美沒有不合作的;決策沒有不英明的,路線沒有不正確的;掃黃沒有不徹底的,行動沒有不果斷的;形勢沒有不大好的,觀點沒有不贊同的;糧食沒有不豐收的,抗洪沒有不英勇的;壞人總是極少數(shù)的,群眾總是受蒙蔽的……
這種干法,幾十年了,一以貫之,樂此不疲。可是套話、空話、廢話、假話,連自己都不相信,別人能信嗎?連自己都不感動,能感動別人嗎?這次四川發(fā)生大地震后,為什么萬眾能迅速一心,眾志能瞬間成城?因為我們的宣傳報道換了方式、有了突破:不僅及時公開了信息,而且把總書記、總理在一線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與拳拳愛民之心、殷殷焦慮之情原汁原味地報道了出來,不讓全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都難。
換一種表達吧。(荊楚網(wǎng))
相鄰博客
- 11歲的小英雄康潔對中國教育的啟示(轉(zhuǎn)) [2008-05-25 05:24:00]
- 成功背后的失敗——吉林一女生考上北大 父母為陪讀欲租房四年 [2008-07-09 15:38:00]
- 七成人愁養(yǎng)老說明了什么 [2008-07-09 16:08:00]
- 19歲女孩的話語打動劫匪,使其在作案現(xiàn)場大哭 [2008-07-10 16:4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