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上說,放暑假了,家里有小學(xué)生的家長很犯愁,說是孩子小,沒人管,放在家里不放心,在網(wǎng)上求助,孩子托管。報上還說,孩子考上了北大,有家長要在學(xué)校周圍租房陪讀。
這樣的事,其實不用看報,每個人的周圍就有。這個世界變化真快,記得我們上小學(xué)時,無論寒假暑假,家長從來不擔(dān)心我們干嘛去,如果有哪個家長如此這般操心一回,估計得被大人外加孩子們笑死。小時候上學(xué)絕對沒人送,可現(xiàn)在,家長送孩子上學(xué),已經(jīng)成了天經(jīng)地義的事。
我承認(rèn),現(xiàn)在犯罪的多了。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rèn),我們的孩子也嬌嫩得太多。孩子的精神哺乳期被人為地拖得很長很長,即使孩子想“斷奶”,但大人反而不許,家長恨不得變成長著翅膀的長生不老的老母雞。
想必,我們這個年齡的家長,都看過日本電影《狐貍的故事》,知道作為動物怎樣設(shè)法使孩子獨立生活。作為動物的本能,小動物初長成時,不肯分別的是這些小東西,做母親的反而要下狠心,逼它們離開。人也一樣,斷奶時,哭著喊著鬧的是孩子,母親反而要狠心棄之不顧。
人是萬物之靈,可以把這種本能,總結(jié)上升為教育學(xué)的教程,也可以無視這種本能,隨著自己的性子,放縱自己的所謂愛心,跟孩子死纏到底,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依他們的心情,恨不得自家的孩子就此變成賈寶玉脖子上那塊玉,時時刻刻都跟自己不分離。包辦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所有事務(wù),解決孩子碰上的所有困難。
為人之父,我能理解在一對夫妻一個孩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的父愛母愛在噴涌出來時,有多么洶涌而且持久。但我不知道家長想過沒有,這樣可怕的愛,施加在孩子身上,會有什么樣的后果———也許,對好孩子來說,這樣過于洋溢的愛,是一種負(fù)擔(dān),他們在心里會覺得,這輩子無論如何也報答不了父母給自己的愛。對不怎么好的孩子,也許就是一種毒害,讓他們誤以為躺在父母的懷抱里,凡事指使父母,是天經(jīng)地義的公理。
當(dāng)然,最嚴(yán)峻的問題,其實是《狐貍的故事》里那個老狐貍提出來的,按生物學(xué)規(guī)律,做父母的,正常應(yīng)該死在子女的前面,子女無論情愿與否,早晚得要自己獨立生活。做父母的如此死纏著子女,為他們包辦一切,無論孩子賢與不肖,一概窒息其自立能力,讓他們在精神上久久不能斷奶,“一旦山陵崩塌”,父母珍愛的寶貝靠誰去呢?到那時,依賴養(yǎng)成,意志已衰,而且年歲已大,四顧茫然,“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當(dāng)初的愛,現(xiàn)在變成了害。
生活要有理性,為人父母尤其要有理性。很多父母在尋求教育孩子的良方,其實這個良方,就在你自己的身上,你的本能就閃爍著理性的光芒,只是這種光芒,已經(jīng)被我們自身的毛病給遮蔽得太久了。 (新京報 張鳴)
相鄰博客
- 15歲打工仔雨夜劫殺同齡少女 [2008-07-23 20:16:00]
- 為避父親打罵 小姐妹出走32天 [2008-07-23 20:32:00]
- 毒父讓8歲女兒運毒 [2008-07-23 20:43:00]
- 女教師為還賭債殺害女學(xué)生 [2008-07-24 06:5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