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個畢業(yè)生回四中為后輩們講學習方法,講著講著,他突然問了一句:“你們哪個班是李家聲老師教???”坐在下邊的一群學生聽了,幾乎跳起來歡呼:“我們,是我們!”這位學長感慨道:“他愛中國的語言文化,勝于自己的生命。”
一位后來考上北大的女孩,用生動細膩的文筆,再現(xiàn)出語文課上,李家聲吟唱《滿江紅》時,師生間情感交融的一幕:
“開始時,我望著他,他微蹙著眉頭,凝視著前方,幾根發(fā)絲微微顫動。但很快,我低下頭,不敢再抬起來,因為我知道,自己的雙頰已經(jīng)紅得發(fā)燙,眼中的淚水,已經(jīng)漲到收不回的程度?!?
唱到“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時,先生已滿眼是淚,學生也滿眼是淚。歌罷,教室里,立刻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拔覀儼咽峙募t了,卻都不愿意停下來。就這樣,掌聲一浪接一浪地響了不知多長時間”。
在他不斷的吟唱中,學生們也漸漸發(fā)現(xiàn),古詩詞被唱出來時,變得那么鮮活動人,才真正有了生命。陸游的《卜算子·詠梅》,是李家聲特別偏愛的。唱這一首時,他起調(diào)很高,并且越來越高,跨度又很大,頗有難度?!暗獣r,從不用假聲,可是絲毫不覺勉強,實在令人驚訝。唱這一首時,他聲音中的滄桑孤寂,便充滿了每字每句。我們有幸聆聽了三四次,每次唱完,他都極堅定地說道:‘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愿共勉!’”
先生愛唱,學生更是愛聽。每當提起《卜算子》,李家聲會問:“我唱過了吧?”學生都極誠懇、極無辜地看著他,大喊:“沒有,沒唱過!”并且總有幾個狡黠的學生帶頭鼓起掌來。
“他便也不再細究,微笑一下,又凝眉唱起來。不過我知道,他是明白的。因為有一次,他說起一個詞牌的曲調(diào),也有今人譜成的旋律時,大概正想說自己會唱,這時,在某些同學的帶領(lǐng)下,掌聲又起來了。他笑了,說道:這次讓你們搶先了。舉班大悅,老師同學會心一笑。現(xiàn)在想來,微笑又飄上嘴角。唉!那時,是多么愜意幸福??!”
“快樂的三年,就這樣快而樂地過去了。最后的語文課前,我們想用獨特的方式表達對他的感情,于是,決定大家齊唱《小放?!?。我們對他說:以前都是您給我們唱,今天我們給您唱。全班起立,齊聲高唱。我們看到,他拿出手絹,擦了擦眼角淚水。他說還想聽我們唱,我們便由他帶著,唱起《卜算子》……”
我們?nèi)祟惖臑牡湥f到底都是人禍。災禍都是那些野心家,那些不逞之徒造成的
李家聲酷愛讀書,且涉獵廣泛。他認為教師必須不斷地學,課才能常講常新。他學過文字學,通讀過《二十四史》、《十三經(jīng)注疏》,熟誦《論語》、《楚辭》及唐詩宋詞等,在精研了《詩經(jīng)》后,他寫了一本《詩經(jīng)全譯全評》。
讀《論語》時,李家聲最喜歡其中的兩句話,他說每次讀,內(nèi)心都有難以名狀的感動。這兩句是: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說白了,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不是說很堅硬嗎?怎么磨,也不會變??;不是說很純白嗎?就是放進污水里,也不會染黑。這是在講人的靈魂和品格。”
有一次,李家聲讀《清人筆記》時,看到其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一個清代文人在北京的文物市場買到了一方硯臺,這塊硯臺太珍貴了,是岳飛的,因為上面寫有岳飛的硯銘:持堅守白,不磷不緇。
“岳飛是把孔子的話,稍加改變,作為了自己的座右銘,表達出保持堅強的意志,美好的情操,決不磨薄,決不染黑的信念?!痹里w死后,這方硯臺到了謝枋得的手里。謝枋得也是一位民族英雄,與文天祥一起抗元,后來隱居。元統(tǒng)治者讓他出來做官,找到他并把他押解進北京,住在法源寺。但是謝枋得不從,最后絕食而死。生前,他把那塊珍貴的硯臺,送給好友文天祥,文天祥得到這塊硯臺后,又在上邊留下了自己的硯銘:硯雖非鐵磨難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弗失道自全。
“原來,孔子的這兩句話,竟然哺育了三位民族英雄,而我也為這兩句話深受震撼,且知道了人生路上要堅定不改、純潔不變。我的體驗與這些英雄們是相合的,這是多么美妙的感受??!借講‘磨而不磷’、‘涅而不緇’的成語,我把這樣的真悟,傳達給一屆屆學生。學生所受的震撼雖難言喻,但我感覺到了。直到今天,在給我的賀年卡上,他們最常寫的就是這兩句話。我知道,他們是在告訴我,一定會這樣處世做人?!?span lang="EN-US">
在語文教學中,李家聲結(jié)合相應文章的講授,把民族精神、人格情操具體形象化為:情真思屈原、正直司馬遷、高潔嚴子陵、氣節(jié)有蘇武、傲骨是嵇康、正氣文天祥。
“司馬遷,不就是講了幾句真話嗎?他跟李陵無親無故,滿朝文武誰都不講真話時,司馬遷說了,結(jié)果遭受那么大的災禍?!背鲇谟芍缘鼐囱龊蛯ζ涿\的慨嘆,在講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一課時,頌讀到“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去者,恨私心有所未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這一刻,李家聲說自己胸中那種悲憤、痛烈、豪壯之情,合聚一起,噴涌而出?;蛴蕖⒂麉群?,或欲扼腕、欲拍案而起……因為他的激情講述,學生們才會說,聽課時,常常感到如有一股熱血,直頂腦門。
李家聲給學生講嚴子陵的故事。嚴子陵是漢光武帝的同學。稱帝后,皇上千方百計找到嚴子陵,請他進宮,兩人好到一個床上睡。光武帝讓嚴子陵當宰相,結(jié)果他跑了,隱居起來,待在江邊釣魚。
有學生問:難道他在江邊釣釣魚,就比28位將相高尚?
“我說是!我們?nèi)祟惖臑牡?,說到底都是人禍。災禍都是那些野心家,那些不逞之徒造成的。只要能出人頭地,滿足個人私欲,不惜做惡害人,最終,就為了達到個人的目的。我們的社會,最怕的就是這種人。而嚴子陵拒絕的是多大的名利呵,退隱山野,為世人樹立起高尚的榜樣。如果我們的社會,人人都有一顆平和的心,是不會有大苦難的。天災都是暫時的,人禍才會遺患無窮呵?!?
他反復跟學生講:只求耕耘,不問收獲。重要的是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多長本事,做更多的事情。一個人的心,要專注在做事上,而不能專注在名利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就是美好社會。那些不逞之徒卻是:人人為我,我不為人。
“有時候,連我也不知道怎樣做才是最好的。但是,我跟學生們說,我知道什么是不能做、不該做的。假如我們一件丑惡的事也不做,人自然就美好了。我不想給學生終極的東西,不想讓他們形成思維定勢,不想束縛他們的思想,讓他們成為獨立思考者。唯此,才能在紛繁社會中不迷惑、不迷失?!?
談到李家聲對自己精神世界的影響,一個正在大學讀書的學生說:先生給了我空靈、明凈和透亮的靈魂,教我們怎樣做一個知識分子,做一個鐵骨錚錚、蘇世獨立、橫而不流的知識分子。先生還說過,做一個知識分子,要真正對這個社會負責,對得起生我、養(yǎng)我的百姓。我現(xiàn)在選擇了一個與這個社會息息相關(guān)的學科,就是經(jīng)濟學,承擔一種經(jīng)世濟民的使命。
“先生當年教給我們的是‘持堅守白、不磷不緇’的道德原則,讓我明白了‘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道理,甚至需要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o:p>
毀人的教育,就是偽教育
“我并不是要學生過苦行僧一樣的生活,相反,我告訴孩子們,一定要享受快樂、享受人生。”李家聲生活中的享受是兩真:一是真情,二是真景。
同事們認為李家聲是一個性情中人。有一回,學校組織外出旅游,在一處風景點,聳立著一棵千年古樹。面對這株遒勁的老樹,別人忙著拍照留影,而李家聲與老樹默默相對,良久,他突然冒出一句讓人意外的話:“樹呵,我真想對你哭!”
他當時在想:人這一輩子,不過幾十年,遇到風風雨雨時,都會感到很艱難,何況這樣一棵樹呢?歷經(jīng)上千年的歲月,多少風吹日曬,多少霜打雨淋,它一動不動地活了下來,多么不容易!它歷覽人世滄桑,它所受的磨難,是我們?nèi)藷o法知道的呵?!澳且豢蹋瑢ι纳钌罹次?,讓我感慨萬端,情不自禁?!彼f。
春天到,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里的海棠怒放著。課堂上,李家聲吟詩一首,是蘇軾的《海棠》:“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庇謱W生道,君不見,古人怕海棠花謝了,晚上點著蠟燭也要看它呵。言下之意是,你們快到公園看海棠去。
四中校園里有桃樹、玉蘭等植物,花開時節(jié),常見李家聲獨自一人,立于樹下,仰望著一樹的緋紅,一樹的潔白。此情此景,許多師生印象深刻。有個年輕教師,甚至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靜對花開的生命》。
又一年春末,校園里一株楸樹花開正濃,李家聲驚其美,到了教室,不禁口占一絕:“一樹花繁映眼前,驚艷之余賞暄妍,如此美景天賦予,諸君何不下樓看!”學生笑聲一片。
那些當年賞了花的學生,心中留下的是美好的記憶?!艾F(xiàn)在,上班開車途中,路邊也有很多花,也會看上一眼,覺得漂亮,但不會是以前那樣地看了。靜下心,停下來,安安靜靜地欣賞,感受花朵的璀璨,感受陽光的溫暖。現(xiàn)在的匆忙一瞥,不會有那種感觸?!?
多讓學生接觸、聯(lián)想美好的事物,殘虐酷殺之事少碰、少描述,對邪惡奸詐少涉及而多加撻伐?!霸囅?,如果一個人,看到一朵花時,會那么喜愛,會被生命的美感動,為之欣喜,他怎么能不敬重生命,怎么會去拿刀殺人,怎么會干出反社會、反人類的事來?”李家聲認為教育的最佳狀態(tài),就是潛移默化,是潤物細無聲。
“我覺得,世間一切美的東西里,都有愛!”這是李賽由此得到的感悟。
為啥給中學生講甲骨文?李家聲的解釋是:我就是要讓孩子們看看,咱們的漢字有多么美。年底的一堂課上,李家聲在黑板,先是甲骨文,再是小篆,繼而楷書,寫出幾種字體的“年”字,并解釋字義,隨后附詩一首:“耕耘有獲,豐收為年。諸君勉哉,大有歡顏”,然后,笑瞇瞇地告訴學生,這就是他給大家的賀年片。
他曾在高二開了一次《漢字與文化》的講座,學生看題目開始以為挺枯燥的。講著講著,李家聲猛地抬頭,發(fā)現(xiàn)窗外天都黑了,一看表,原打算4點半結(jié)束的講座,早已超時。“不講了,到此打住。”他說。沒想到,學生們不干,在底下嚷嚷道:別介別介,您講吧!“可見,孩子們對咱們的傳統(tǒng)文化,還是喜歡的,關(guān)鍵看你講些什么,怎么講?!?
為了準備高考,高三時,基本不再講新內(nèi)容。語文課,也是ABCD地反復做習題。李家聲不這么做,他說自己不炒冷飯,決不把已經(jīng)學過的東西再重復一遍。高考復習,好些題到他這里就橫住了,不必做!
“你看看吧,現(xiàn)在的孩子,到了小學六年級什么都不學,為了考中學翻來覆去地做題,甚至拿習題本念,這不是折磨人嗎?到了高三,又要整整磨一年。本來是好苗子,能成為人材,可是,通過我們的教育,反而把學生的才氣磨沒了,興趣磨沒了,創(chuàng)造力磨沒了。教育應該是教化、培養(yǎng)人呵,怎么成了這個樣子呢?”
李家聲后來終于想明白了:這其實是偽教育!怎樣判斷是不是偽教育呢?他說就一條:毀人的教育,就是偽教育。
“現(xiàn)在,有些作業(yè)太折磨人了!”所以,他告訴學生,只要你是認真讀文章了,讀懂了,上課認真聽了,什么作業(yè)都可以不做。
高中統(tǒng)練時,每次李家聲總會用幾節(jié)課的時間講卷子,講著講著就“跑題”了。講到古文的主觀題、客觀題時,他都會補充很多資料和內(nèi)容,讓學生聽得有滋有味。
班上的一個體育特長生,高考語文考了120多分。畢業(yè)時,他伏在李家聲的耳朵邊上說:“老師,跟您學語文,我一點兒也不吃力?!?
“上他的課,是一種享受,真的!”早已畢業(yè)的學生,仍念念不忘李家聲的語文課。
“無論是聽他吟誦千年絕句,還是看他剛勁飛舞的甲骨文,都是一種享受。對于許多歷史人物,我們本是不了解的,自從上了他的課,我會主動去欣賞文言的音韻之美,會主動去欣賞草木的勃勃生氣和頑強毅力。”
“他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讓我們摸索著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并在今后的人生中,通過對這種價值觀的堅守,構(gòu)成了自己人生的最大幸福。”
那天研討會上,播放的視頻里,有個男生的話,讓記者印象頗深。他說:文是文樣子、人是人樣子!先生這兩句簡簡單單的話,我會受用一輩子。
(來源:中國青年報記者 董月玲)
相鄰博客
- 20多名老師在數(shù)百名 初中畢業(yè)生面前大打出手 [2008-07-24 07:44:00]
- 一位老師的思考:毀人的教育,就是偽教育(上) [2008-07-24 09:28:00]
- 兩學生校園內(nèi)拉幫結(jié)派上演“江湖爭霸”獲刑 [2008-07-24 09:52:00]
- 男童被父親掛上“再上網(wǎng)吧格殺勿論”牌子游街 [2008-07-24 09:5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