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40個小時了,女兒把自己反鎖在房里,我該怎么辦?”日前,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接到
進入暑假以來,12355熱線已接到多個反映親子關系緊張的來電。熱線工作人員沈婷告訴記者,平時孩子上學、家長上班,大家接觸時間有限。假期中,青少年長時間在家,父母難免“管頭管腳”,摩擦由此增多,導致親子關系緊張。
上文提到的小甜正是這樣。母親朱女士認為,家長對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能滿足,就是希望她能好好讀書;而小甜卻覺得家長只關心她的成績,根本不在乎她的內心世界。原本成績優(yōu)秀的她這次考試沒考好,為此母親更加焦慮了。暑假里,母親對她嚴格要求,希望小甜利用暑假好好學習,把成績補上去。朱女士說,為了這個問題,母女倆已多次鬧別扭。上一次,小甜也把自己反鎖在屋內,24小時不出門,最后在外婆勸說下才打開房門,但好幾天不和母親說話。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如何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也是引起大部分親子關系緊張的“導火索”。孩子希望和同學去溜冰、踢球、唱歌,家長卻希望孩子上英語口語班、學琴、預習下學期課程。在一項調查中,37%的中學生表示,假期里和爸媽的關系更緊張,因為“他們想把我的暑假變成‘書假’”。高一學生小王的父母就和他“約法三章”:不許和同學出去旅游,不許超過下午4點回家,如果出門每隔2小時要給爸媽發(fā)短信或打電話。一氣之下,小王干脆天天呆在家里,可還是難免父母的數(shù)落:“在家不是睡覺就是上網(wǎng)玩游戲,也不好好做題目!”
12355平臺青少年專家表示,暑假里,青少年暫時脫離繁重學業(yè),希望最大限度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家長應該予以充分理解。家長應利用假期多聆聽孩子心聲,了解孩子的愿望,與孩子共同制訂暑假計劃,讓孩子既能放松身心,又能不誤學業(yè),過一個充實、有意義的假期。
(
相鄰博客
- 3少年為何成劫匪 [2008-07-07 08:52:00]
- 中國教育控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2008-07-09 09:10:00]
- 挨父親罵后出走 少女遭老漢性侵 [2008-07-24 10:22:00]
- 14歲少年考取南京理工 3歲旁聽小學 [2008-07-27 06:3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