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換種表達家教藝術(shù)的提出
u/chenyingjun/archives/2008/200879163749.html
1.1.我的一篇博文——《換一種表達更智慧》(節(jié)選)
[ 2008-7-9 16:37:00 | By: chenyingjun1.
某新落成的小區(qū)里有個小花園,有水池、有假山,有噴泉、有彩燈。可是暑假一到,這里便成了孩子們的天堂,他們紛紛跳入水池、攀上假山,體驗美猴王享受水簾洞的感覺。沒幾天,這里便面目全非了。物業(yè)公司先插了一塊“禁止入池和攀登假山”牌子,又插了三塊牌子,一個方向一個,都是一樣的內(nèi)容,統(tǒng)統(tǒng)不管用。這時有人出主意,把那四塊牌子全拔了,只換上一塊,從此再也沒有一個孩子進去搗亂了。因為新?lián)Q的那塊牌子寫著:“水池、假山有時會漏電”。由此可見,換一種表達,是多么的重要。
1.2顧老師的評論 :[ 2008-7-9 16:46:39 | By: gxm(游客)
“如果從家庭教育中開發(fā)出一系列的“換種表達更智慧”的成果,對推動中國的家庭教育將是十分有效。希望能夠記住這個選題,等條件成熟后,招賢納士攜手開發(fā)這塊資源。”
1.3關(guān)于人類的表達方式
人類表達(或表現(xiàn)、傳達,下同)文化的方式主要有四種,(1)口頭;(2)文字;(3)動作;(4)表情。
口頭表達文化的方式是人類傳達文化最一般最普遍的方式。能說話者都能表達自己的文化。不論他表現(xiàn)或表達得準不準確,不論他傳達給聽者的語言是否就是他心里想說的東西,但我們都可以從他提供給社會環(huán)境的信息中了解、探知他傳達給我們的文化。
文字的書寫是動作的,也可歸納在動作這種方式,但文字這種表達文化的方式不僅極其普遍,而且極其重要,因此把它從動作當中獨立出來是完全必要的。隨著人類科技文化的進步,原來以各類筆書寫文字的形式已發(fā)展增加到在電腦上書寫文字。
動作這種表現(xiàn)文化的形式最不規(guī)范,人類用動作傳達文化的形式多種多樣,千奇百怪,比較散漫、隨意,因而這種表現(xiàn)文化的方式往往容易被忽略。這種文化也不容易流傳、延續(xù)(原因在于沒有記載),只有極其少量的多屬于人類交際禮節(jié)性的動作能流傳下來,比如傳統(tǒng)中國人見面拱手,西方人興起的擁抱等等。藝術(shù)表現(xiàn)中的舞蹈是動作性表現(xiàn)文化的突出特征。
人的表情主要在面部。人的表情是表現(xiàn)或傳達文化的最弱的一種形式,他的表現(xiàn)空間有限,而且?guī)в型蝗恍院图磁d性。人們可以通過表現(xiàn)文化的對象的面部表情了解其內(nèi)心想說的什么。這種表達文化的形式易于傳承,例如笑,連嬰兒也很快地學會了這種表情。但嬰兒的笑不是傳達的一種文化,而是條件反射。有的表情是傳達的文化,有的表情不是傳達的文化。附和別人的笑就不是傳達的一種文化,也是一種條件反射。只有那些有意識地傳達出的表情才具有文化的意味。表情這種傳達文化的方式較為簡單和機械,且表現(xiàn)的內(nèi)容較為模糊。我們看到一個人笑,只知道這個人高興。但他為什么高興,只有進入了他表情對象(如正與之談話)范圍的人才知道,其他人難以知道。但要強調(diào),相對而言,在面部器官中,眼睛的表情是較為復雜的,眼睛里的語言是豐富多彩的。
還應該指出,只有文字這種表現(xiàn)文化的方式是比較獨立的,它可以不需要其它表現(xiàn)文化的方式配合。一個作家把自己關(guān)在小屋子里,寫一部書,他只需用一只筆。而口頭、動作、表情這三種表現(xiàn)或傳達文化的方式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互相聯(lián)系,互相配合的,有時甚至同時用幾種方式。如演說家一邊演說一邊做手勢,舞蹈演員且歌且舞且表情。這些復雜和豐富的表現(xiàn)文化的形式不僅使人和猿猴漸漸遠離,而且使人類本身進化到更高的層次,同時,多種復雜的表現(xiàn)文化方式同時運用而形成的“復合文化”,妙趣無窮,有很強的穿透力,感染力,震動力。很多時候,“復合文化”更是形象的,多層次的,多角度的立體的文化。所以舞臺文化有時使人開懷大笑,有時使人怒不可遏,有時使人低頭沉思,有時使人心態(tài)平和。
1.4講座的目的:
1.4.1及早共享,推出選題
1.4.2拋磚引玉,集思廣益
1.4.3合力開發(fā),落實指示
2.換種表達家教藝術(shù)的效果
2.1 可以避免不當?shù)募医谭绞?/span>
2.2 可以大大提高家教的成效
2.3 可以改善親子關(guān)系
3.換種表達家教藝術(shù)的前提
3.1 控制激動的情緒
3.2 改變思維的方式
3.3 了解自己的孩子
3.4 選準表達的形式
4.換種表達家教藝術(shù)的方法
4.1轉(zhuǎn)移法
孩子不聽話,有時可以采用轉(zhuǎn)移法以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比如,看見一件玩具,孩子鬧著要買,大人覺得不該買,怎么辦? 這時,父母可采用“轉(zhuǎn)移法”,即不與孩子談這件玩具該不該買,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轉(zhuǎn)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忘記他要買玩具的想法。
4.2激將法
牛肉店里,一個老太太帶著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在吃牛肉,那男孩狼吞虎咽,可任憑老太太怎么說,那女孩就是不吃。營業(yè)員阿姨把小女孩叫到一邊咕噥了幾句,那女孩就三下五去二把一份牛肉給吃了。結(jié)帳時,老太太好奇地問營業(yè)員阿姨跟孩子說了些什么讓她這么聽話。營業(yè)員告訴老太太:“你們也不是第一次來了,我看到過那男孩有時欺負女孩,就跟她說,你哥力氣比你大,有時欺負你是吧?那是因為他吃得多,吃牛肉是最長力氣的。你想長力氣不讓他欺負就趕快去吃!”
4.3夸張法
如孩子偏食肉食時,找一個胖得很的形象給他看,這個人就是吃肉太多了。
如果孩子厭食,家長可以拿根筷子對著孩子邊說邊演示:“這筷子只聞飯菜香,不肯把嘴張,身體養(yǎng)得像根棒,多苗條啊!我家寶寶馬上也像它咯!”
4.4放棄法
孩子經(jīng)常把玩具丟得滿地都是,讓他收拾又不怎么聽話,家長可以說:“這些東西把家里都弄丑了,讓我們丟到垃圾桶里去吧!”孩子馬上會說不好或者不能,這時家長因勢利導:“那怎么辦呢?”孩子會立即自己動手收拾玩具的,多次訓練就能改掉陋習。
4.5引申法
孩子早晨不肯起床,而且你知道他是舍不得缺席的,那你就故意對他說:“哦!寶寶慢慢睡吧,今天就不去上學了!”
孩子吃飯磨蹭,說了多次也不怎么見效,家長知道孩子又舍不得不吃,那你就說:“媽媽今天要早點到班,你不吃就算了吧,餓一頓也沒什么了不起!我們現(xiàn)在就走吧!”
4.6選擇法
當有些事情必須做但孩子不肯做時,可以采用選擇法。所謂選擇是要孩于選擇“先做”還是“后做”,是“立即做”還是“等會兒做”,而不是要孩子選擇“做”還是“不做”:比如,頭發(fā)長了,但孩子不肯理發(fā),父母不必強行要求,可以用商量的口氣說:“是你先理,還是我先理?”孩子往往回答“你先理。”等父母理好發(fā)后,孩子就不得不理了。
某些情況下,讓孩子在采取合作態(tài)度和他想逃避的事物兩者中間做一個選擇。例如:快兩歲的小強被放進自己高高的餐桌椅上時大哭起來。怎么哄都無濟于事。最后,父親說:“小強,你愿意和我們一起吃晚飯還是到你的小床上去?你自己決定。”小強止住了哭,開始考慮爸爸提出的問題。他決定留下來吃飯。
你雖然在實施控制,但同時孩子也在參與控制。盡管是父親提出了選擇,但小強依然感到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這對兩歲的孩子而言非常重要,在以后幾年,情況依然是這樣。
4.7競賽法
父母可以抓住孩子好勝心強的心理,與孩子開展“競賽”,比比看誰做得快、做得好。比如,早晨起來,孩子往往不愿意刷牙。這時,可以跟孩子說,我們來刷牙比賽,看誰刷得好、刷得快,孩子往往欣然應賽。當然在開始“競賽”時,父母應有意讓孩子獲勝,以樹立起孩子繼續(xù)做的信心。
4.8故事法
故事里的人物(動物)形象往往是孩子模仿或崇拜的“偶象”。因此,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法,為他們提供仿效的“偶像”,引導孩子學習故事中的人物(動物),做懂道理的乖孩子。在辰辰吊滴時回憶郎錚的故事
4.9游戲法
可以將要求孩子做的事情通過游戲的形式來完成。比如.孩子不肯識圖形、辨顏色、數(shù)數(shù)字,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開展玩積木、拍皮球、畫圖畫、跳繩等游戲,在游戲中教育孩子,引導他完成有關(guān)的學習任務。
4.10演示法
4.10.1運用積極演練技巧
例如:如果父母想改正孩子用力關(guān)門的行為,那么,正確的演練行為應為下列哪一種?
1.要他們向父母道歉。
2.責罵他。
3.要他輕輕地關(guān)上門。
4.向他說明為什么不該用力關(guān)門。
5.要他去倒垃圾。
正確的演練行為應為要他輕輕關(guān)上門。演練的方式是要他走進房間內(nèi)若干次,每次都在父母的督導下輕輕關(guān)上門。這種練習方式可以保證孩子練習正確的行為。在整個練習過程中,父母要注意孩子用力關(guān)門的原因。如果孩子是因進門時用力過猛或松手太快,父母應該特別指導與演練他錯誤的那部分;如果是門柵太松或太緊等,那么亦應調(diào)整以適應孩子的力量與需要??傊e極演練技巧可鼓勵父母及孩子發(fā)掘錯誤的原因。
4.10.1運用消極演練技巧
從前,有一個脾氣很壞的男孩.他的爸爸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每次發(fā)脾氣或者跟人吵架的時候,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根。第一天,男孩釘了37根釘子。后面的幾天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脾氣,每天釘?shù)尼斪右仓饾u減少了。他發(fā)現(xiàn),控制自己的脾氣,實際上比釘釘子要容易得多。終于有一天,他一根釘子都沒有釘,他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
爸爸說:"從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沒有發(fā)脾氣,就可以在這天拔掉一根釘子."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最后,釘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帶他來到籬笆邊上,對他說:"兒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籬笆上的釘子洞,這些洞永遠也不可能恢復了。就象你和一個人吵架,說了些難聽的話,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個傷口,像這個釘子洞一樣。插一把刀子在一個人的身體里,再拔出來,傷口就難以愈合了。無論你怎么道歉,傷口總是在那兒。要知道,身體上的傷口和心靈上的傷口一樣都難以恢復。你的朋友是你寶貴的財產(chǎn),他們讓你開懷,讓你更勇敢。他們總是隨時傾聽你的憂傷。你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會支持你,向你敞開心扉。"
4.11幽默法
有一次,我?guī)鹤尤ド嫌⒄Z課。有個女孩摔斷了手,綁著厚厚的繃帶,在全班同學的目光下,頗有些不自在地走進了課室。美國老師看見她,一邊像往常一樣跟她打招呼,一邊輕松地說:“哦,你有一只斷手啊?”然后模仿她吊著手的樣子,開玩笑地說:“看,我有一只斷手,你有嗎?”引得全班哈哈大笑,那個摔斷了手的小女孩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看到這種情形,我非常感動:面對逆境,還能幽它一默—美國老師僅憑這簡單的幾句調(diào)侃就把他的“逆境智慧”潛移默化地傳達給了孩子們!
我們試假設,老師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處理這件事(大凡有愛心的中國老師都是這樣做的):看見女孩受傷的手,關(guān)切地問:“疼嗎?怎么傷的?”然后對全班小朋友說:“××的手摔斷了,你們都要幫助和照顧她。”這樣一來,受傷的小朋友不僅又回憶了一遍她那痛苦的受傷過程,而且馬上覺得自己是一個可憐的角色,需要大家的幫助和照顧。雖然,她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關(guān)心,但卻沒有學會怎樣樂觀地對待困難。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一些同樣缺少逆境智慧的父母:寶寶摔跤了,本來不怎么疼(孩子的痛覺比大人要遲鈍得多),可是飛奔而來的父母卻讓他猛地覺得自己應該大聲地哭,然后滿足于父母抱著他又親又安慰的場面;寶寶生病了,父母不停地對孩子又摟又抱還不夠,甚至慫恿孩子:“你要什么,媽媽就去給你買。”于是,孩子就被反復地暗示:我很可憐,這是一個好機會,可以讓父母無條件滿足自己的要求。
我這么說,當然不是主張成人對孩子遇到的困難不予關(guān)心,而是說,僅僅關(guān)心愛護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利用逆境來磨練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幫助他們學習在逆境中保持樂觀向上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逆境智慧。下面是一些具體的逆境以及對待方法的建議,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4.12撒謊法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座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yī)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媽媽,老師都說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兒子表現(xiàn)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xiàn)出不屑。然而她還是告訴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xiàn)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你的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shù)學考試,你兒子排在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你最好能帶他去醫(yī)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里,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了信心。他說了,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說這話時,她發(fā)現(xiàn),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亮,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fā)現(xiàn),從這以后,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象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總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家長會結(jié)束,都沒聽到他兒子的名字。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xiàn)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聽了這話,她驚喜地走出校門,此時,她發(fā)現(xiàn)兒子在等她。走在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yè)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第一批重點大學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對兒子說過,相信他能考取重點大學。兒子從學?;貋恚岩环庥∮星迦A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轉(zhuǎn)身跑到自己的房間里大哭起來,兒子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聽了這話,媽媽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流下,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關(guān)于說謊法的運用
什么情況下你不必太在意:如果你的好朋友問你:“我穿這條裙子是不是顯得很胖?”你基本上會毫不猶豫地說:“不啊,挺好看的呀!”這個時候你不要太擔心,善意的謊言是不會毒害幼小的心靈的。相反,它反而可以給孩子上一堂很好的教育課:我們盡量不去傷害別人的情感,不去打擊別人的自信。當你事后專門跟他解釋“我這樣說,是為了不讓小璐阿姨傷心”的時候,他就會開始嘗試去體諒別人的感受,盡管這種體諒是建立在說謊的前提下。
什么時候就會有麻煩了:如果謊言會導致孩子對你的不信任,那么后果可就嚴重了。比如你明明知道孩子的寵物兔子已經(jīng)死了,卻說“它也許只是出去溜達溜達”,或者你們要上班去的時候,對大哭著的孩子許愿“爸爸媽媽出去一會兒就回來”。作為父母,我們必須清楚,雖然真實的情況會讓孩子難以接受,但是總比你低估孩子的認識能力,隨意敷衍和欺騙他要強。否則當他認識到你們并沒有像自己說的那樣三分鐘之內(nèi)就回來,而他的小兔斑斑早就睡在冰冷的泥土下時,他只會感到加倍的失落和被欺騙。
那種為了逃脫責任的謊言更可怕。如果你讓孩子知道你以“我們家孩子病了”為借口,逃脫突然不想?yún)⒓拥臅h時,孩子接受到的信號將是:只要我愿意,就可以不講真話。這樣做的后果遲早會回報到你身上:你休想知道孩子每天下學后是否直接回家,他在學校里究竟過得怎么樣。
這里我先初步概括出這12種方法,與這些方法有關(guān)的家教故事都收在我的博客中,我的博客地址是:
u/chenyingjun/index.html
歡迎大家參閱并指導。對于換種表達的方法不可能就是這些,對這塊家庭教育資源的開發(fā),我還僅僅是在顧老師的啟發(fā)之下開了個頭,我懇切地盼望大家像顧老師要求的那樣,積極參與,攜手開發(fā)這塊資源!有新的觀點、材料、方法請及時與我分享!
我的QQ是373191795,郵箱地址是:373191795@qq.com
u/chenyingjun/archives/2008/20081010151155.html
注:換種表達的家教藝術(shù)之二(陳應?。榻B了12種具體的方法,有不少典型的案例,地址如下:
相鄰博客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