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家境貧窮,剛上一年級的他便與爺爺千里迢迢從甘肅來到南京乞討,在南京生活了十幾天,卻一直沒忘記學習。記者昨天見到了和爺爺坐在路邊乞討的浩浩,這個一邊乞討一邊還在抄寫課文的6歲小男孩。
家境貧困跟爺爺外出乞討
在南京洪武路與程閣老巷的路口,記者見到了被人群包圍著的浩浩和爺爺,“小家伙讀幾年級啦?字寫的真好?!薄斑@個字寫的真是呱呱叫?!薄徽搫e人說著什么,浩浩就像沒聽見一樣,一直埋著頭專心抄寫課文。
浩浩的爺爺告訴記者,他們來自甘肅岷縣,家里有4畝田,種些土豆、青稞、小麥,“ 種田賺不到什么錢,也就夠自己吃的。遇到大旱天,連收成都沒有?!焙坪频膵寢屜蛹依锾F,在浩浩3歲的時候就扔下他走掉了。浩浩的爸爸每年都要外出打工,“去年在新疆找了架電纜的活,沒想到竟然被騙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一分錢也沒有拿到。”由于浩浩的奶奶患有風濕病,每個月要花上幾十塊錢打針,這筆在我們看來并不算多的費用,在他們的家里卻成了一筆沉重的負擔。
春節(jié)前,浩浩跟著爺爺坐了二十幾個小時火車來到南京乞討。浩浩的爺爺說:“同村的人告訴我們,南京人特別善良,不欺負外地人,愿意幫助我們這樣困難的人”。白天,爺孫倆坐在南京街頭,爺爺拉二胡賣藝乞討。老人拉了一曲《繡金匾》,“正月里鬧元宵,金匾繡開了……”摸著陳舊的二胡,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這手藝好些年不碰了,曲子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span>
一邊乞討一邊抄寫課文
來到南京十幾天了,爺孫倆白天就在洪武路附近乞討,晚上則在火車站附近過夜。記者看到他們的背包,翻開一看,只有浩浩的一件舊棉衣,一個撿來的瓶子,里面裝著自己灌的水,還有半個中午吃剩的饅頭。老人說,南京真的有很多好心人,他們每天能收到二三十塊錢,為節(jié)省開支,爺孫倆吃的最多的就是饅頭,隔幾天吃上一回拉面,算是給孩子補補身體改善伙食。
這是爺孫倆第一次出遠門,雖然生活拮據(jù)而艱苦,但浩浩從來沒有說過半個字,“ 來南京十幾天了,浩浩唯一提的要求就是買幾本練習本抄寫課文?!庇浾呖吹?,浩浩隨身攜帶的一本一年級語文書已經(jīng)非常破舊,但浩浩卻依然一板一眼認真地抄寫著上面的課文,字跡工整,受到不少人夸獎。
好心市民慷慨相助
這一老一少吸引了不少好心的市民,不少市民都慷慨解囊。一位家住在附近的練女士每次路過都要給些零錢,聽說了浩浩的事情后她更同情了,“這孩子真不簡單?!闭f著,練女士連連囑咐爺孫倆等她一會,“我回家拿點學習用品,送給浩浩?!薄榜R上要開學了,可不能耽誤孩子學習啊?!绷硪晃粺嵝牡倪^路人叮囑著浩浩的爺爺。老人說,他們老家是正月二十開學,他到時候就會帶著浩浩回去,“不學習不行啊。” (記者 薛玲)
相鄰博客
- 曾國藩治家嚴苛 后人遭遇耐人尋味 [2009-02-05 19:39:00]
- 90后女孩欲以死解脫 網(wǎng)上直播自殺全過程(圖) [2009-03-06 06:17:00]
- 幼兒園孩子被小朋友打了咋辦? 專家鼓勵"干一架" [2009-03-07 10:05:00]
- 打破重點中小學壁壘何異于“虎口奪食”(禾刀) [2009-03-08 22:1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