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似乎存在于制定一個結(jié)合了長期和短期努力的計劃。首先,我們必須有這樣的認識:品質(zhì)教育取決于我們和孩子的關系,品質(zhì)特征無法通過語言傳輸,而必須通過行動傳達。
長期計劃的第一步是要關心孩子的想法和情緒,不要針對他們的行為、他們外表的服從或者反抗作出反應,而要對引起這個行為的真實想法作出回應。
我們?nèi)绾文軌蛞庾R到孩子的所想、所感呢?孩子會給我們提供線索。他們的情緒會通過他們的言辭、語氣、手勢、姿態(tài)流露出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我們心里的座右銘是:讓我理解,讓我表現(xiàn)出我的理解,讓我在用詞上不要表現(xiàn)出批評和譴責。
當孩子從學?;丶視r,表現(xiàn)沉默,不活躍,走路拖拉,我們從她的步伐就能看出,她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依照我們的座右銘,我們不應該用批評的話語開始談話,例如:
“你那是什么臉?。俊?br />“你怎么啦?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你這次又干了什么?”
“你今天遇到了什么麻煩?”
既然我們要關心孩子的情緒,因此我們就應該避免那些只能帶來厭惡的評論,避免那些讓她希望再也不要回家的評論。孩子有權利獲得聲稱愛他們的父母的同情的回應,而不是嘲笑和諷刺。例如:
“你遇到不開心的事了?!?br />“今天你不是很順利?!?br />“看起來你今天過得很不愉快。”
“有人讓你不高興了?!?br />
比起那些“出什么事了”、“你怎么啦”、“發(fā)生了什么事”的問句,以上的陳述句要更可取。問句表達的是好奇,陳述句則傳達同情。 不過即使是父母充滿同情的話語也不能馬上改變孩子的壞情緒,孩子需要時間來吸收父母理解的話語中所表達的愛意。
長期計劃的第一步是要關心孩子的想法和情緒,不要針對他們的行為、他們外表的服從或者反抗作出反應,而要對引起這個行為的真實想法作出回應。
我們?nèi)绾文軌蛞庾R到孩子的所想、所感呢?孩子會給我們提供線索。他們的情緒會通過他們的言辭、語氣、手勢、姿態(tài)流露出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我們心里的座右銘是:讓我理解,讓我表現(xiàn)出我的理解,讓我在用詞上不要表現(xiàn)出批評和譴責。
當孩子從學?;丶視r,表現(xiàn)沉默,不活躍,走路拖拉,我們從她的步伐就能看出,她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依照我們的座右銘,我們不應該用批評的話語開始談話,例如:
“你那是什么臉?。俊?br />“你怎么啦?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你這次又干了什么?”
“你今天遇到了什么麻煩?”
既然我們要關心孩子的情緒,因此我們就應該避免那些只能帶來厭惡的評論,避免那些讓她希望再也不要回家的評論。孩子有權利獲得聲稱愛他們的父母的同情的回應,而不是嘲笑和諷刺。例如:
“你遇到不開心的事了?!?br />“今天你不是很順利?!?br />“看起來你今天過得很不愉快。”
“有人讓你不高興了?!?br />
比起那些“出什么事了”、“你怎么啦”、“發(fā)生了什么事”的問句,以上的陳述句要更可取。問句表達的是好奇,陳述句則傳達同情。 不過即使是父母充滿同情的話語也不能馬上改變孩子的壞情緒,孩子需要時間來吸收父母理解的話語中所表達的愛意。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恐嚇:不端行為的邀請函 [2008-05-07 09:06:00]
- 預期的目標和日常實踐 [2008-05-07 09:10:00]
- 醫(yī)治孩子的情感創(chuàng)傷 [2008-05-07 09:11:00]
- 與孩子建立聯(lián)系 [2008-05-07 09:1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