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yǎng)”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門課 我們常常認認真真地輔導孩子學習,并誤認為教養(yǎng)是孩子學習文化的自然結果,于是忽略了孩子平時的為人處事方式,以為這些小事孩子長大自然就能學會。其實,孩子的文化學習能力有先天遺傳的成分,而教養(yǎng)純屬后天教育和環(huán)境熏陶的結果,并且教養(yǎng)與文化是個不等式,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有教養(yǎng),有教養(yǎng)的人不一定有多少文化。例如一些有身份的人在公共場所旁若無人地接聽手機,正在求學的年輕學生擠車搶座位而不知道謙讓,有些平時花錢如流水的人對公益和慈善事業(yè)卻無動于衷……相反,有些人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經歷并不長,言談舉止卻能做到“溫、良、恭、儉、讓”,文明高雅。
“教養(yǎng)”在辭典中“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yǎng)?!笨梢?,文化加品德才能構成良好的教養(yǎng)?,F(xiàn)在的家長沒有不重視孩子的文化學習的,對如何考級、怎樣拿證的途徑求知若渴,家長和孩子為此一項就忙碌得起早貪黑、東奔西跑,況且在升學考試的科目中也確實沒有“教養(yǎng)”這一課程,所以難怪家長會忽略“教養(yǎng)”這門家教課。
教養(yǎng)是孩子攜帶終身的名片 這張名片有時比文憑還重要,充當贏得機遇的“敲門磚”。亨利·福特大學畢業(yè)后,去一家汽車公司應聘。他發(fā)現(xiàn)同時應聘的其他三四個人都比他學歷高,便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希望了。但既來之,則安之。他敲門走進董事長辦公室,發(fā)現(xiàn)門口地上有一張廢紙,彎腰撿了起來,并順手把它扔進了廢紙簍里。然后才到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聘的福特。” 董事長說:“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們錄用了。”福特非常驚訝,董事長說:“前面三位的確學歷比你高,且儀表堂堂,但是他們眼睛只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見小事,我認為能看見小事的人,將來自然看到大事,一個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他會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我才錄用你?!备L鼐瓦@樣被公司錄用了,他后來創(chuàng)建了揚名天下的“福特公司”,成為美國汽車行業(yè)的巨頭。教養(yǎng)就體現(xiàn)在隨手拾起地上的廢紙這樣的“小節(jié)”上,卻讓與他相處的人享受到和諧、尊重、信任和體貼。
教養(yǎng)是后天教育和環(huán)境熏陶的結果,需要家長的有意栽培。聰明才智可以遺傳,家庭財富可以繼承,惟獨教養(yǎng)不能自然過戶,它需要家長有意地教,孩子有意地學。如果家長養(yǎng)而不教,孩子學而不行,即使才高八斗也難以形成文明的素養(yǎng)和高雅的品位。
教養(yǎng)讓孩子受益多多 有教養(yǎng)的孩子是特別可愛和可貴的,在生活細節(jié)和大是大非上雙贏。很多家長都知道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很多孩子都上過“奧?!被蛘摺皧W數(shù)班”。但是如果孩子真正參加了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就不僅是數(shù)學智商的考試,有時還面臨“愛國智商”的考驗。中國有個女學生參加在瑞典舉行的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有一項儀式是瑞典政府給各參賽國升掛國旗,唯獨中國沒有,這個女中學生提出抗議:若沒有升掛中國國旗將退出競賽。瑞典政府說沒有中國國旗。她說要自己動手用餐桌上的紅色桌布做一面國旗。在座各國代表團肅然起敬,瑞典政府立即升掛中國國旗。人們從這個孩子的身上看到了一個國家的教養(yǎng)!
1.教養(yǎng)使孩子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公德意識。教養(yǎng)是一個人的個人生活細節(jié)與社會公德相吻合,在教室、影劇院、醫(yī)院等公共場所不會大聲喧嘩,不會邊走邊吃并隨手亂仍垃圾,不會打擾正在專心做事或者安靜休息的人,不會隨便闖紅燈,不破壞公共財物……行為適宜、遵守公德會讓他內心愉悅,否則會感到不安。
2.教養(yǎng)增強孩子的自覺性和責任心。教養(yǎng)會使人表里如一,有人在與沒人在他都會嚴于律己,做事有責任心,不會圖一時之快樂而敷衍了事,犯了錯誤能夠接受批評,并努力改正。這樣的孩子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和對國家都擁有責任心和使命感。
3.教養(yǎng)使孩子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教養(yǎng)會使人富有愛心,尊老愛幼、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同時他們也善于保護自己,能夠防范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人性的善良,使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之間的關系達到和諧共處,是一個處處受歡迎的人。
4.教養(yǎng)使孩子胸懷寬廣,誠信仁義。要真正“把教養(yǎng)進行到底”,正確遠大的理想志向和人生價值觀是必需的行動指南,它能幫助孩子學會判斷和選擇是非善惡,妥善解決人生中面臨的各種大大小小的矛盾,培養(yǎng)他們擁有超越眼前得失的長遠眼光和豁達胸懷。
可見,教養(yǎng)是彬彬有禮的外形與深明大義的內涵的有機統(tǒng)一,說到底,教養(yǎng)就是最大限度地為方便他人著想,多為社會、為國家著想,而不能總是為了方便自己而妨礙他人和公眾利益。因此,獲得教養(yǎng)并不需要高昂的學費和高貴的講堂,就在與人相處和自處自律的生活中慢慢滋養(yǎng),是細水長流的、天長地久的人生修養(yǎng)。
來源:http://kid.bb06.com/article.php?id=18171
相鄰博客
- 如何改正孩子偏激的毛病 [2008-04-16 21:03:00]
- 孩子不快樂怎么辦 [2008-04-16 21:04:00]
- 家長怎樣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2008-04-16 21:06:00]
- 競選大隊長 [2008-04-16 21:0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