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考試等各種壓力使孩子們的心緊閉,使他們不論在家里或在學校都逐漸開始孤立。對喪失了溝通管道的他們而言,唯有夜里一個人獨自面對書桌聽收音機時,才是放心打開心胸的時間。透過電波和抽象的「伙伴」、主持人交談,似乎變成了他們心靈唯一的依靠。
最近這種傾向越來越強烈,小孩子借著廣播、電視節(jié)目、雜志等傾訴自己心聲的情形非常流行。投訴者的年齡層逐漸降低,現(xiàn)在連小學生、幼兒園的小朋友投書或打電話的情形也不在少數(shù)。我很訝異有那么多小孩子有煩惱,但是我更擔心,在他們傾訴的對象不是父母、老師、朋友而是廣播、文字媒體背后,似乎還隱藏著更大的問題。
是什么原因促使孩子們?nèi)绱四兀慨斝『⒆右驗椴豢氨蝗似圬摱詺r,周圍的大人一定會為「為什么不早一點把話講開來」而后悔不已。但是,我很懷疑,當小孩向父母、老師傾吐時,大人真的會好好響應嗎?
充其量也不過是告訴孩子,如果有時間煩惱那些無謂的事情,不如多用功一點。小孩子心里最清楚,話還沒說完,大人不是片面地加以評斷或責問,不然就是立刻扳起臉來開始說教。就是因為他們知道這一點,所以小孩子不愿找父母或老師商量,而寧愿一個人煩惱。
廣播和文字都不會橫加評斷或者說教,而且會好好聽他們說什么。即使有什么意見,要不要聽從都是孩子自己的自由。沒有照著做,也不必擔心會挨罵。所以孩子們才會放松,說出心中的煩惱。
仔細傾聽投訴者的話,這個方法在心理輔導上稱為「非指示性方法」,實際的成效非常的好。接受咨詢的顧問不對投訴者作任何指示,而把重點放在營造一個能令對方安心說話的氣氛,然后好好地傾聽對方的煩惱。到了這個地步,心理輔導幾乎可以算是成功了。因為生活顧問只要成為投訴者的鏡子,并將對方的煩惱或心靈活動反映在那上面就行了?!阜侵甘拘苑椒ā咕褪菐椭对V者客觀地觀看自己反映在「鏡子」上的內(nèi)在,自己搜尋解決之道。
對某個人訴說心中的不快,或者寫信、寫日記后心胸豁然開朗,這種經(jīng)驗大概每個人都有。當小孩子為了某件事心煩時,不要強迫孩子說出來,或者指示孩子做這做那,我們應先制造一個能讓孩子自動來找我們的家庭環(huán)境。母親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作一面能隨時反映子女內(nèi)心的鏡子。而好的母親應該是子女最佳的生活顧問。
來源:http://kid.bb06.com/article.php?id=18300
相鄰博客
- 和孩子做朋友 [2008-04-20 17:19:00]
- 爸爸的懺悔書 [2008-04-20 17:22:00]
- 做“雷鋒”沒時間 [2008-04-20 17:26:00]
- 當問題出在家長身上時 [2008-04-20 17:2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