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一評論型電視節(jié)目制作人,因節(jié)目中找來的評論者水平不差,卻缺乏論辯高潮,氣勢不足,為此請教心理學家。心理學家向他建議:“改變座位的配置方式。”于是制作人改變論辯者的坐向,由以往的橫排而座,改為兩人相對而坐。自此,這個節(jié)目大受歡迎,成為人們喜愛的節(jié)目。
據(jù)說,節(jié)目中爭論之熱烈,令那位心理學家都感到驚訝!
為什么會產(chǎn)生坐向效應(yīng)——這是因為與人相對而坐,會產(chǎn)生一種壓迫感、不自由感——這是由正面直視的視覺“感受”而造成的。即使不是有意凝視對方,視線強烈也會具有一種直刺對方心理的攻擊性。
這種面對面的坐向,容易造成緊張、對立的關(guān)系;而彼此橫向或斜向而坐,會使彼此的視線斜向交錯,減弱視線的對立性,避免尖銳的對立狀態(tài)。
這位節(jié)目制作者運用“視線心理學”原則——坐向效應(yīng),來引起激烈論戰(zhàn)的做法,對我們教育孩子很有啟示。
啟示之一
當我們與孩子正常溝通交談時,要盡量避免與孩子正面相對,應(yīng)當側(cè)身而坐或取直角的位置,讓孩子感受到這是平等的交流,不是家長式的訓話。
啟示之二
在批評教育孩子時,如果要幫助他分析原因,并增強他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那就要坐在他身旁,給他關(guān)心、溫暖的親情感受。但如果您要求孩子停止某種不良行為,而同時又認為孩子可能不服從,您必須對他下令制止,嚴厲批評時,那就要面對面,表情嚴肅,注視他的眼睛,保持目光接觸,語氣堅定,讓他有些壓力感,促使他立刻停止不良行為,并深刻反省。
啟示之三
在贊賞孩子、對他表示滿意時,一定要與他橫向而坐或傾斜交叉而坐,讓他感受到他的努力和成就受到您的注意和重視,感受到您的態(tài)度的誠懇。否則效果大減,甚至適得其反。
坐向,有著一種奇妙的作用,會產(chǎn)生令您意想不到的“坐向效應(yīng)”,記住它吧!
來源:http://kid.bb06.com/article.php?id=18252
相鄰博客
- 小學生太迷看電視有何良策? [2008-04-25 14:51:00]
- 警惕培訓班綜合征 [2008-04-25 14:52:00]
- 有效實用的“登門坎”技術(shù) [2008-04-25 14:55:00]
- 網(wǎng)絡(luò)成癮的信號及干預(yù) [2008-04-25 14:5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