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孩子簡直是越來越難以琢磨,越來越不可思議了。那天,強君和他正上初中的女兒娟一起看電視。當看到一位農(nóng)村孩子由于家窮吃不起葷,每頓和著咸菜吃稀飯,還苦苦堅持著求學的畫面時,做父親的有些動情地對女兒說:“你看看人家……可你倒好,連吃飯都要挑三揀四,嫌這個沒味,嫌那個不好吃。人家農(nóng)村的孩子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還是那樣刻苦地讀書。沒想到,娟卻不以為然。她不屑一顧地搶過話頭說:“我還真喜歡吃稀飯和咸菜哩?”娟的話,可把本想借“事”來“發(fā)揮”的強君嗆得啞口無言。
事后細細一想,完全是不足為奇。這都怪我們這些大人們的思想跟不上“形勢”了呀。要是在20年前,我們這些孩子要是有誰趁父母不注意,偷偷拿一二毛錢出去買糖果冰棒吃,輕則要被父母訓斥,重則罰跪、挨揍。那時的孩子盼星星盼月亮,盼著自己過生日。因為過生日,父母通常會特意準備幾個雞蛋什么的,對此,我們就會感到很滿足的。可現(xiàn)在的孩子呢,他們不僅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且從大人那里獲得的“賞賜”實在太容易。孩子們身上的零花錢、壓歲錢多得讓人吃驚,他們花幾百元錢買玩具如同打噴嚏。孩子過生日動不動就地請一幫“哥們”“姐們”“慶賀”一番,或吃“肯德雞”,或進卡拉OK廳……作為思想有些“保守”的我,不得不有些擔心:在如此“溫室環(huán)境”中培育出來的“花朵”,又怎能知道室外的炎熱或者嚴寒?芽在如此“蜜水”中泡大的孩子,又怎能深知“酸”“辣”“苦”之真味?芽
基于此種考慮,我和妻子特意帶著兒子千里迢迢到了湖南老家,為的是讓他在“真槍實彈”中接受艱苦的“實兵演練”。
那天,我們在火車上趁兒子還興致十足,便趁熱打鐵地向他詳細介紹農(nóng)活是如何地“艱苦”,好讓孩子在心理上有所準備。
臨下火車,又故意逗兒子說:“沒關系,如果你怕吃苦的話,現(xiàn)在后悔還來得及?!背跎俨晃坊?,兒子態(tài)度依然堅定地:“不?選苦不足惜?!?/font>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我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一開始只是讓孩子干些采茶、栽菜之類的輕松農(nóng)活,對此孩子倒也“興趣盎然”,農(nóng)活干得有滋有味。
后面的“考驗”,可讓孩子真正嘗到了什么叫做“苦頭”。那天,他跟著和他年齡相仿的堂兄出去割稻,鐮刀到手,亦步亦趨地學著干了起來??墒怯捎谔鞖庋谉?,雖然汗水沒流多少,兒子就喊“渴死了”;空氣混濁,稻灰揚在身上,兒子直喊“癢死了”;稻葉碰到他細嫩的皮膚上,劃出一道道紅印,兒子說“疼死了”;活沒干多少,還不時地捶捶自己的腰,兒子連嚷“酸死了”。因為有火車上的“諾言”,兒子不好“臨陣退縮”,硬著頭皮要堅持到底??蔂敔斈棠炭此歉薄皯K相”,心疼地“命令”他休息,可孩子一個勁地望著我笑。于是,父母就責怪我不該這樣“折磨”孩子:“讓他體驗體驗就夠了,何必那么當真?”
兒子回到家中,我摸了摸他那紅通通的臉問:“累不累?”兒子說:“那還用說?”我又問他:“那你明天干活還去不去?”沒想到兒子響亮地回答:“我懂你的意思,男子漢大丈夫,絕不能當逃兵,去?”
轉(zhuǎn)眼間,兒子半個多月的下鄉(xiāng)“鍛煉”結(jié)束了。我們揮手告別黃土地,孩子把老家的貧窮落后留在后面,卻把對于“艱苦”的感覺,深深地銘刻在心底。這對于孩子今后的人生之路,將是一筆不可替代的豐厚的寶貴財富。
來源:http://www.znjy.cn/Article/jzxd/14.html
相鄰博客
- 雙方都是勝利者 [2008-05-05 23:44:00]
- 尊重孩子的面子 [2008-05-05 23:45:00]
- 過失:教育的良機 [2008-05-05 23:47:00]
- 兒童的22種創(chuàng)造性特征 [2008-05-06 17:3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