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智力非常關心,而且千方百計、加大投資開發(fā)孩子的智力。然而,如果我們考察一下家長對智力的理解和對智力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許多家長又模模糊糊。因此,向家長介紹有關智力與發(fā)展的基本常識就顯得十分必要。本書中有若干小節(jié)從不同角度說明有關智力的問題,這里著重說明智力的因素和智力的發(fā)展進程。
智力,通俗說是指人的“腦力”,人的“聰明度”,或說人認識事物的能力。智力由四個基本因素構成:
觀察力, 即觀察事物的能力。
孩子的智力活動是從觀察開始的。進行觀察時,眼睛首當其沖,因而有人說:眼睛是智力的窗口。研究表明,人吸收的信息 70%來自眼睛,“察”的含義,還包括各種感官的功能,耳朵聽,鼻子嗅,舌頭嘗,身體感覺,都能對事物有所“察”。培養(yǎng)觀察力,靠眼、耳、鼻、舌、身的協(xié)同活動,各司其職,各有側重,把信息傳到腦子里去加工。
記憶力,即腦子記錄、保持、 再認和重現(xiàn)事物的能力,通常說“記性”。
正常人都有記性,但優(yōu)劣不一,關鍵在于是否有科學的訓練,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記憶有兩類,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有些事物,人們沒有意識地去記它卻記住了,那就是無意記憶。有意記憶,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地進行記憶。在學習生活中,必須使用有意記憶。死記硬背只是一種方法,而且是比較低的記憶方法,記憶的事物,對人來說是一種知識儲備、信息儲備,是進行思考和接收新知識、新信息的基礎條件。
思維力,即進行思考——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推理等的能力。思維力是智力活動的核心因素,沒有思維力,其他智力的因素的活動不能正常進行,也失去意義。因此,積極開動腦筋是非常重要的。思維力由三種能力組成,即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直覺思維能力(亦稱“頓悟”)。一個人愛動腦筋、會動腦筋是他智慧發(fā)展的前提。思維力通過科學訓練,可以不斷提高。
想象力,即在腦中利用已有信息再造和創(chuàng)造事物的能力。
想象力與人的創(chuàng)造性緊密相連。一個富于創(chuàng)造力的人,常常具有很強的想象務。想象力使人的智力活動更加靈活,更有創(chuàng)意。小學階段,特別中低年級是想象力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孟胧窍胂罅Φ囊环N表現(xiàn)形式,但不等于胡思亂想,幻想也是有現(xiàn)實根據(jù)的。
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的協(xié)同運作,即是人的智力活動。智力一般沒有單因素的活動。
孩子的智力發(fā)展,在上小學之前,已達全部智力的60%~70%。余下的30%~40%,有待于在小學、中學繼續(xù)開發(fā)。這使我們知道,智力的早期開發(fā)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小學、中學階段是否科學地發(fā)展智力,將可能進一步拉開人與人之間的智力距離。智力的培養(yǎng),智力與非智力的關系,本書各有專題介紹。
作為智力核因素的思維力,一般經歷 5個發(fā)展階段:
?、僦庇^行動思維(0~3),其特點是思維與動作行為緊密相連。嬰兒用手抓彩球,抓奶瓶時,他的腦子有簡單的思維活動,隨著生長,思維活動越來越復雜起來。
?、诰呦笏季S,(3~ 6、7歲):孩子的思維活動以具體形象為主,想事情總是跟具體事物相連。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講道理,必須與各種各樣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具體例證結合起來,否則他們聽不懂,這時的孩子愛編故事,講故事,那正是他們的思維活動。
?、劬呦蟆⒊橄笏季S,(6、7歲~11、12歲):這是小學階段的思維特點,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比如,孩子懂得了“5”、“8”這些數(shù)字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數(shù)目,“5”既可以是5個蘋果,也可以是 5張桌子或5把椅子。抽象的數(shù)學運算能力逐漸發(fā)展。小學中年級是孩子思維力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關鍵期,家長應該特別重視幫助孩子順利完成這個過渡和飛躍。
?、芙涷炐统橄筮壿嬎季S(11、12歲~14、15歲):這是初中階段的思維特點,孩子的思維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但經驗成分特別大,學習經歷、生活經歷是他們邏輯的依據(jù)。初中二年級向理論型邏輯過渡。每個孩子的思維發(fā)展不一樣,抓好向理論型過渡十分重要。
⑤理論型抽象邏輯思維(14、15歲~17、18歲):這是孩子思維走向成熟的階段,正值高中時期。孩子應該在這階段學會辯證地思考問題,不再偏激地鉆牛角尖兒。
這5個階段,正是一個人的思維由簡單到復雜、由幼稚到成熟的過程。科學家研究,這5個階段也正是整個人類思維的發(fā)展歷程,稱之為思維發(fā)展的“兩條平行線”。
每個孩子有自身的特點,其四個基本智力因素的發(fā)展水平,其綜合水平會有個體差異。智力核心因素思維力發(fā)展水平也肯定有個體差異。了解和把握這種差異,正是培養(yǎng)發(fā)展孩子智力的前提,可以避免盲目性。
必須提醒家長,發(fā)展智力與學習知識不是一回事,知識≠ 智力。
二者的關系是: 學習知識,要靠智力活動,在學習知識過程中,智力得到發(fā)展。而人的智力不光在學習知識過程中發(fā)展,勞動、文體活動、交往、游戲等都促進人的智力發(fā)展。
來源:http://www.znjy.cn/Article/jzxd/211.html
相鄰博客
- 尊重孩子對服飾的選擇 [2008-05-07 17:06:00]
- 獨生子女有弱點要防患于未然 [2008-05-07 17:07:00]
- 家庭教育要面向未來 [2008-05-07 17:09:00]
- 農民工也能培養(yǎng)出人才 [2008-05-07 17:1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