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接觸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家長,初中畢業(yè)甚至只上過小學,其中一些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自卑心理。有的說:“我的孩子天生不是念書的料,因為家長就不行?!庇械恼f:“人家知識分子,輔導孩子學習什么功課都行,我們連小學高年級的功課也輔導不了?!边€有的說:“人家知識分子天天看書,家里的書報也多,天天熏也把孩子熏出來了。我們整天忙干活,忙掙錢,拿什么熏孩子?!边@些說法和想法是帶有片面性的。一個孩子能不能培養(yǎng)成才,受多種因素影響,學校、家庭、社會都對孩子發(fā)生影響。在家庭影響中,家長的文化水平只是影響因素的一個,決不是全部,更不能看成決定因素。我們在前一篇文章中對此做了分析,您不妨讀一讀。而且,家長文化水平低這個不利因素,也可以變成激勵孩子努力學習,走成才之路的有利因素。
然而,培養(yǎng)孩子走上成才之路,也不是輕而易舉之事,無論家長,還是孩子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
一、家長和孩子一起克服自卑感,樹立定能學有所成的信心。
任何人做事情,信心都是重要的,而自卑正是信心的大敵。人一自卑就缺乏自信,勁頭兒不足,腦子也不集中。不盲目自卑,也不盲目自信。要跟孩子一塊兒分析家庭、家長、孩子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揚長避短,真正的信心才能建立起來。比如,家長文化水平低是不利條件,但如果家長能以自己的經歷,讓孩子知道沒有文化之苦,將來也會在生存發(fā)展競爭中失利,就會成為孩子上進的動力。家長要善于拿出大量的實例去教育孩子,不能空談。
有的家長,雖然文化水平低,但是近些年發(fā)達起來,掙了不少錢。這樣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特別應注意,不能漠視科學文化的作用,同樣可以聯(lián)系實際,強調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
二、家長要認真求知。
這一條對孩子是有利的身教。家長從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實際出發(fā)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對孩子的激勵作用很大??梢陨蠘I(yè)余學歷教育班,也可以上專業(yè)技能班,也可以自學某一種知識或技能。家長燈下苦讀鉆研的精神,就是孩子的榜樣。
如果孩子的知道水平已經超過了家長,家長不妨以孩子為“小老師”,經常向孩子請教一些問題。孩子不但鞏固了所學的東西,還會產生要學得更好的愿望,因為他有爸爸或媽媽這樣的學生??!
在一個山村里,一位沒上過小學的父親,拜自己上小學的兒子為老師,學習算術。兒子的課本,也是父親的課本。兒子學著老師的樣子,講給爸爸聽。爸爸努力、認真,很快跟上了兒子的水平。兒子上了小學高年級,爸爸也學習高年級數(shù)學。有時遇到難題,爺倆都不會,怎么辦?星期日,爺倆背上干糧走幾十里山路去找老師請教。功夫不負苦心人,后來,兒子成了學習尖子,上了大學,這位父親也有了文化。
三、 家長要積極跟學校老師配合。
有些家長,不到開家長會的時侯,不跟老師聯(lián)系,也不到學校去,這樣不好。因為跟老師聯(lián)系少,很難及時把握孩子在校情況,教師也不了解孩子在家情況,不好配合,教育針對性不強。建議家長們采取主動態(tài)度,通過打電話、寫信及時與老師聯(lián)系,最好隔一段親自去學校找老師面談。
找老師交流情況,一要真誠,二要謙虛。要認真傾聽老師的分析,請老師提出教育孩子的建議。
除了以上三點之外,還應該讓孩子與文化水平較高的親戚、朋友多接觸,這也有利于開闊孩子的知識視野,向文化水平高的人取學習之“經”。
最后,請家長注意,不要把孩子成才簡單地理解為上大學拿文憑。能上大學拿文憑固然好,升學不順利,把素質基礎打好,學一技之長,尋找其他深造途徑,照樣可以走上成才之路。
來源:http://www.znjy.cn/Article/jzxd/213.html
相鄰博客
- 孩子的智力怎樣發(fā)展 [2008-05-07 17:07:00]
- 家庭教育要面向未來 [2008-05-07 17:09:00]
- 聰明父母的七種忌語 [2008-05-07 17:17:00]
- 有錢的父母該如何教育好孩子 [2008-05-07 17:1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