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有明顯的多動行為,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精力特別旺盛,活動過度等,如經過測試屬多動癥,就要進行藥物或特別的心理治療。如屬一般多動行為,那么,怎樣幫助這些孩子?
一、家長和老師應該關心、體諒這樣的孩子,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在言行上不要過激。
二、找出孩子較有興趣或易成就之事物以引起他的注意,并實施加強,以強化注意力。
三、學會給孩子“戴高帽”,即表揚、鼓勵孩子,從積極的方面去評價孩子,努力找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當孩子在某一時刻在專心學習的時候,就要立刻給以表揚,給他貼上“愛學習,非常專心”的標簽,這樣當他面臨學習任務時,他自然就會以他自身標簽的形態(tài)——愛學習、非常專心來表現(xiàn)自己。
四、教育和生活相結合。父母要注意在家庭環(huán)境中,利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塑造孩子的良好行為。如買些花生讓孩子剝成花生米,讓孩子把米粒里的沙子檢出來,拆毛線時,讓孩子幫繞線團等等,都是訓練孩子專注力的好辦法。
五、學會暗示的方法。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也有個性,敏感的如果大聲訓斥他,有可能傷了他的自尊心,這時可用暗示方法,如可以邊講話邊故意走到他的身旁,或用手碰碰桌面等。
六、通過游戲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琮仁曾經說過:大抵童子之情,樂嬉戲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這段話充分說明游戲在教育兒童過程中的作用,兒童一向對游戲最感興趣,也玩得最致志,所以說游戲也能訓練孩子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七、學會同孩子一道學習。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都可進行,如與孩子一起背書、默寫生字,比賽看誰先背出來或默下來,互猜謎語,做IQ題等等,創(chuàng)造平等和諧的環(huán)境,促使孩子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八、經常講故事。經常給孩子講有關專心致志學習的故事,如陳毅小時候由于學習很專心,以至于拿墨水來當餅吃,“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等故事,講故事不僅使孩子專心注意受到激勵,而且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思想和言行。
九、注意飲食、睡眠。平時控制一下孩子的飲食,少吃糖、罐頭飲料、方便面等,不食胡椒、辣椒等刺激性強的食物,適量吃些蘋果、梨子、葡萄等,多吃深綠色的蔬菜、海鮮、大豆、瘦肉、南瓜、花生等。注意睡眠適中,一般7歲兒童平均每日需要11小時,10歲兒童每日需要10個小時,到了12歲就可以與成人差不多的每日睡9-10個小時,這些都有助于大腦對注意的調控能力。
十、做些醒腦體操。如輕輕拍自己的后腦勺;用手捂耳朵,一按一放短促地、低強度地震動耳膜;把嘴張大再合上;或扭脖子,前后左右旋轉,低頭仰頭,左右傾等等。
十一、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練習閱讀,可用鉛筆或用手指,指著書上內容,一行一行往下讀。
十二、練習靜坐。腿放平,身子坐正,眼睛盯住前方的某一中點,頭腦想象前方有一個物體或思考某一問題。如此反復訓練。
相鄰博客
- 做家長五條簡單原則 [2008-05-14 17:13:00]
- 孩子興趣來源于參與和成功 [2008-05-14 17:14:00]
- 寶寶愛“眼饞”該怎么辦 [2008-05-14 17:16:00]
- 四歲內開發(fā)哪些智能 [2008-05-14 17:1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