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遇到麻煩時,你是選擇一個箭步?jīng)_上去,撐起愛的保護傘為他遮風擋雨,還是選擇忍住沖動,給孩子一個體驗挫折的機會,并試圖讓他自己走出困境?
專家認為,父母的態(tài)度往往影響到孩子今后面對挫折時的態(tài)度。
方法一 不以成敗論英雄
情景:5歲的希希因為緊張,在寶寶才藝大賽中表演小提琴失誤,沒拉完《C大調小奏鳴曲》就哭著跑下了臺。媽媽又氣又急地責怪她:“在家不是拉得好好的嘛,怎么一上臺就全忘了?你真是夠笨的,這么多天都白練了,還有臉哭?!”
點評:在一些父母看來,孩子的成績好壞事關大人的“臉面”。于是,一旦孩子做錯了什么或遭遇失敗,面子上最掛不住的是父母自己。他們不能客觀地看待孩子的失誤,接受一次失敗的現(xiàn)實。其實,指責、埋怨甚至挖苦,只能給孩子的心理蒙上陰影,很可能加速他的自暴自棄。
建議:明智的做法是,不以成敗論英雄,自己先以平和、坦然的心態(tài),一分為二地面對失敗,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癥結。
譬如希希媽媽可以先肯定希希的成績:“這支曲子開頭和中間段落拉得都不錯。想想看,你是第一次當著這么多老師和小朋友的面表演,緊張是正常的,萬事開頭難,以后多幾次這樣的機會,你就會慢慢適應了?!被蛘咴谙乱淮蔚桥_之前,干脆告訴她,我們的目標只是試一試,而不是“成功”,即便是一次失敗的努力,也能從中有所收獲。這樣,孩子的內心就會輕松許多。
當然,媽媽也可在家組織幾次小型音樂會,觀眾可以從家人延伸到小朋友、大朋友,有了這些表演經(jīng)驗,相信孩子以后就不會怯場了。
方法二 以幽默對付困境
情景:6歲的強強被飛駛而來的自行車撞倒,小腿骨折。看著孩子痛苦的樣子,媽媽的心疼一覽無余地寫在臉上:孩子哭,她也哭,孩子不哭了,她的淚水還在眼睛里轉悠。點評:盡管身臨逆境,孩子卻往往摸不清挫折的“底細”,他們會對父母的態(tài)度進行猜測和判斷,父母的情緒會直接感染孩子。強強媽媽的態(tài)度容易使孩子對挫折的理解蒙上一層灰暗的色彩。因此,要指望強強迅速振作起來,媽媽的態(tài)度首先需要改變。
建議:不妨以幽默和輕松的心態(tài)應付困境中的種種不順。在強強重新站起來一瘸一拐學走路時,媽媽可以在一邊模仿孩子走路的樣子,在自己腿上綁上繃帶,鼓勵孩子:“哎喲,媽媽也受傷了,不過媽媽不怕疼,看媽媽可以走一米呢,咱們倆比比,看誰更能堅持?!?/font>
方法三 困難不等于絕境
情景:星期天早上,5歲的貝貝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自己的小被子平鋪在床上,可無論怎么擺弄,就是疊不整齊。媽媽走過來:“你這么小哪疊得了被子,媽媽來疊,你去玩吧!”話音還未落,就把被子疊得整整齊齊。
點評:面對孩子所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麻煩,父母耐心的指導比簡單的包辦更能讓他們享受到做好一件事的快樂,同時也是孩子克服困難、戰(zhàn)勝自己的動力,目的是讓孩子學會如何自己解決碰到的難題。如果父母的幫助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無能,對未來失去信心并喪失嘗試和努力的希望,這種幫助對孩子來說只能是巨大的傷害。
建議:對貝貝的主動表現(xiàn),媽媽可以表現(xiàn)出極大的鼓勵:“我們貝貝都能疊被子了,真了不起!”對
她疊得如何先不要做評價,可以和她商量:“貝貝和媽媽一起疊一次怎么樣?”征得孩子同意后,媽媽再將操作的技巧傳授、演示給孩子,一次、兩次、三次……當貝貝也能疊出方方正正的被子時,她所獲得的興奮感和成就感,是媽媽代勞時體會不到的。而孩子獲得的另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是,很多事情不是一下子順順當當就能完成的,但只要肯學習,愿意想辦法,難題就能迎刃而解。當孩子誤認為自己走投無路的時候,她最需要父母的幫助來點燃心中的希望,看清自己的潛力。
父母的任務就是讓孩子明白,困難不等于絕境,關鍵在于自己不能先被困難嚇倒,然后從困難中找到出路,獲得比較圓滿的結果,這個過程也是孩子戰(zhàn)勝自己的過程。
相鄰博客
- 家庭教育六句優(yōu)秀濃縮 [2008-06-02 21:36:00]
- 6歲孩子該睡多久 [2008-06-02 21:37:00]
- 好父母應當知道九項職責 [2008-06-05 01:38:00]
- 三大能力影響未來學習效果 [2008-06-05 01:3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