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理由
孩子形成了亂發(fā)脾氣的壞習慣是爸爸媽媽所不希望的。孩子的亂發(fā)脾氣會影響他的知識獲得,影響人際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從而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長。
追根溯源
亂發(fā)脾氣,是現(xiàn)代孩子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之一。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亂發(fā)脾氣是孩子意志薄弱、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現(xiàn)。其主要特征是:想要什么就得給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達目的,決不罷休,讓爸爸媽媽也無計可施。
教育專家指出,孩子亂發(fā)脾氣,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爸爸媽媽對子女過度疼愛,造成孩子脾氣大
爸爸媽媽常常怕自己對獨生子女生活照顧不周到,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情緒,以致一切服從孩子的要求,甚至讓孩子支配爸爸媽媽的行為。他們處處為孩子著想,不讓孩子做他們應該做的事,讓孩子做他們自己喜歡做的事,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這種教養(yǎng)方式自然使孩子產(chǎn)生了一種心態(tài),即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誰都管不了我。同時,由于孩子缺乏生活勞動習慣,并不了解做事情的困難,凡事都由著自己的性子干,孩子從爸爸媽媽心目中的“小皇帝”變成了自我心中的“小皇帝”,這種亂發(fā)脾氣的性格使孩子不能接受外界的合理要求,影響了孩子正常性格的形成。
(2)爸爸媽媽的虛榮心促成了孩子亂發(fā)脾氣
由于爸爸媽媽的虛榮心,總要使孩子在任何物質(zhì)享受上超過別人。別的孩子有的自己孩子要有,別的孩子沒有的,自己孩子也要有。爸爸媽媽省吃儉用,給孩子買鋼琴、電子琴,即使自己的孩子沒興趣,也要滿足爸爸媽媽的虛榮心,在不知不覺中孩子滋生了自高自大的心態(tài),總以為自己高人一等,在家中不服爸爸媽媽管教,在學校不聽老師教導,形成了以“我”為中心,一切按“我”的意愿去做,否則便會執(zhí)拗起來的性格。
(3)爸爸媽媽的驕傲容易使孩子變得亂發(fā)脾氣
爸爸媽媽的驕傲影響著子女,使得孩子沒有一個探求知識的欲望,讓他們覺得任何時候,只要自己提出要求便可以得到滿足。他們很難辨明是非,只是以自我為中心行事,形成亂發(fā)脾氣的壞習慣。
榜樣魅力
球王貝利,1940年10月23日出生于巴西朱納斯·吉拉斯州的特雷斯·科拉索斯小鎮(zhèn),他原名叫埃德遜·阿蘭德斯·德·納斯齊緬圖,家里人親切地叫他地科。貝利,是球員們對他的尊稱,有“赤腳足球之王”之意。貝利成為一代球王,與他父親的指導和教育有很大關系。
8歲的貝利去上學讀書??尚∝惱幌矚g讀書,學習成績非常糟,越糟他就越不想學。頑皮兒童的把戲他全會:上課隨便講話,用沾濕了口水的紙團打人,捏痛女同學的手,在教室里打架……氣得那位女教師對貝利施行各種最嚴厲的處罰??梢靶缘呢惱褪遣凰蓟诟?,而且愈演愈烈。
教室外才是小貝利的樂園,他和那群小伙伴成立了一個足球組織,叫“九·七”俱樂部。因為他的伙伴們門前不遠有條“九·七”街,而9月7日又是巴西的獨立紀念日。
“九·七”足球隊成立后,四處征戰(zhàn),所向披靡,在包魯?shù)貐^(qū)很快就威名大振,稱霸一方。
但是貝利的脾氣太暴躁,老是愛打架,這讓父親十分擔心。有一次,貝利去看包魯隊的一場球賽,爸爸也參加了這場球賽。貝利的眼睛緊盯著球場上的爸爸,只見爸爸突然盤球向前,老練地閃過了對方的后衛(wèi),伺機射球。貝利的心突突地跳著,他替爸爸著急。糟了,爸爸失去了進球的機會,他真替爸爸惋惜。這時,他聽到一個球迷高叫:“何奧,你這個飯桶!”
聽到有人侮辱爸爸,貝利立即無名火起,回罵道:“你叫誰飯桶,你媽才是飯桶!”
貝利找到了發(fā)泄的機會,一場混戰(zhàn)開始了。直到看球的軍人出來制止,才平息下去。
貝利回到家里,爸爸問清了打架的經(jīng)過,神色莊嚴地搖搖頭說:“貝利,你打架太多了!要想踢職業(yè)足球,必須控制自己的脾氣,中國有句話說‘一捏拳,便輸了理’。球場上分兩隊比賽,觀眾自然也分兩派,一件事使一派觀眾高興了,另一派就不高興,總有人會罵你的。職業(yè)球員,要適應這種環(huán)境,一發(fā)火,球就踢不好,裁判員還可以罰你出場。這樣,你自己和你那一隊的人就吃大虧了!”
爸爸的話有道理,貝利最聽爸爸的話,他也最崇拜爸爸,因為爸爸是巴西最好的球員之一,爸爸因為不幸受傷,才抑郁一生,沒踢出高水平。他要為爸爸爭口氣,決心不再吸煙、喝酒,不亂發(fā)脾氣。
貝利這樣的“野”孩子在父親的正確引導下也能成功,絕大多數(shù)孩子再怎么貪玩,再“野”,也不過如貝利而已,相信通過正確引導,一定也會有出息的。
解決方法
有關專家指出:爸爸媽媽應當采取如下一些措施,有效地對孩子的壞脾氣給予及時糾正:
(1)用轉移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出現(xiàn)亂發(fā)脾氣行為時,應利用當時周圍的環(huán)境,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被一些新鮮事物所吸引,使孩子放棄無理要求。
(2)用獎懲的辦法矯正孩子的脾性
當孩子固執(zhí)地亂發(fā)脾氣時,爸爸媽媽應立即指出他的錯誤,并對他的態(tài)度冷淡下來,不理睬他,直到孩子“軟”下來,再給他講道理。而當孩子有所進步,如同樣一件事,孩子在以前會亂發(fā)脾氣,現(xiàn)在不再亂發(fā)脾氣或亂發(fā)脾氣的程度減輕了,爸爸媽媽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希望孩子能繼續(xù)堅持下去。長此以往,孩子正確的行為得到鞏固,錯誤的行為會逐漸消除。
(3)把握一切機會,對孩子進行教育
爸爸媽媽要經(jīng)常對孩子說:人的很多愿望是無法實現(xiàn)的,有的時候,我們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當孩子放棄了自己不合理的要求時,爸爸媽媽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的心中產(chǎn)生一種愉快感,促使他產(chǎn)生更多的積極行為。
(4)創(chuàng)造一個平靜的環(huán)境與氛圍
爸爸媽媽應有意識地加強自身的人格修養(yǎng),心平氣和地處理事情,特別是當著孩子的面更需心境平和,處事大度。孩子在安安靜靜的家庭環(huán)境中會逐步受到陶冶。
(5)結合日常生活進行一系列“磨性子”的活動
例如,讓孩子參加學校或校外的書畫興趣小組,在書畫練習中陶冶性情;讓孩子和媽媽一起剝毛豆、擇韭菜,參加諸如此類的家務勞動,在勞動過程中培養(yǎng)耐心、毅力;雙休日,與孩子一起進行登山、遠足等活動,磨煉孩子的意志,增強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實踐證明,這些活動實施一年之后,許多有發(fā)脾氣習慣的孩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發(fā)脾氣行為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
總之,爸爸媽媽一定要記住的就是:不要讓孩子感到亂發(fā)脾氣的好處,更不要急急忙忙向孩子妥協(xié)。要讓孩子知道亂發(fā)脾氣的孩子不會讓大家喜歡,亂發(fā)脾氣更不會有所收獲。這樣,孩子在亂發(fā)脾氣達不到目的的過程中,就可以學會自我控制,從而逐漸克服亂發(fā)脾氣的壞習慣。
相鄰博客
- 3~4歲孩子可以看什么書 [2008-07-05 11:00:00]
- 孩子任性怎么辦(1) [2008-07-05 11:04:00]
- 孩子自負怎么辦? [2008-07-05 11:10:00]
- 孩子害羞怎么辦? [2008-07-05 11:4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