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的獨生子十一歲了,不知為何染上了一種極不好的行為:對弱小的動物很殘酷。家里養(yǎng)了一只貓,他總愛抓住貓的尾巴使勁扯,弄得貓凄慘地叫個不停,貓被他嚇怕了,看見他就逃,后來終于逃走了再沒有回來。鄰居家有一條剛出生幾個月的小狗,被他活活砸死了。他姨家的一對金絲小熊,也被他用火燒得吱哇亂叫,四處逃竄。我很為他的這種行為擔(dān)憂,怕他長成一個生性兇殘的人。請問,我該怎么辦才好?
答:虐待小動物的行為,的確在一些兒童身上存在,很令家長為之傷神。但是,家長不能簡單地把這種行為看成虐待狂,而應(yīng)看到這種不良行為背后所存在的心理障礙,并加以引導(dǎo)。
兒童虐待小動物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孩子發(fā)泄心中郁悶、緩解緊張情緒的一種表現(xiàn)。一般情況下,兒童所承受的壓力多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家庭不和的壓力。如果家中經(jīng)常發(fā)生“大戰(zhàn)”,孩子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愛,就有可能形成偏激和虐待心理,并把這種心理發(fā)泄在弱小的動物身上,以小動物的痛苦為樂。
第二,過分嚴厲管教的壓力。有時候,家長為了孩子能早日成“龍”,對孩子管教過嚴,甚至用打罵、跪洗衣板等方式來懲罰孩子,這種野蠻的行為很可能使兒童產(chǎn)生仇恨心理。為了發(fā)泄,他們只能欺凌弱小、弱肉強食,把心底的憤恨都發(fā)泄在小動物身上。
第三,學(xué)習(xí)方面的壓力。有的孩子在遇到學(xué)習(xí)壓力時,以逃避的方式來緩解壓力,如逃學(xué)、打瞌睡等;也有的孩子在遇到壓力時,用攻擊的方式來釋放心中的緊張情緒。虐待小動物就是一種攻擊性行為。
第四,對新生活不適應(yīng)的壓力。如果突然改變了生活環(huán)境或生活方式,也有可能給兒童造成心理壓力。在無法適應(yīng)的情況下,兒童報有可能采取攻擊外界的行為來保護自己,以此減輕內(nèi)心的恐懼。例如,父母的離異,親人的死亡,或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重新開始生活,都會給孩子帶來內(nèi)心恐懼,有的孩子就用虐待行為來緩和恐懼心理。
了解了引起虐待行為的原因,做家長的就可以對癥下藥了??纯茨暮⒆拥男袨閷儆谀姆N壓力造成的,然后盡量去幫孩子緩解內(nèi)心壓力。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利用下面一些辦法來糾正兒童虐待小動物的行為:
其一,平日里教育孩子以愛心對待一切。要教育孩子愛一切,盡長首先要給孩子溫暖和愛,給孩子講些愛心故事,或和孩子一起看些表現(xiàn)愛心的影視節(jié)目,聽聽電臺的愛心節(jié)目,逐漸培養(yǎng)孩子善待一切的愛心。
第二,講講小動物對人類的益處,或用小動物的有起動作、可愛形象來吸引兒童,調(diào)動他們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一些孩子虐待小動物,不是因為他們不愛小動物,而是欺負弱小的心理在作怪,想用這種方式來顯示自己的英勇。家長應(yīng)針對孩子的具體心理,給以教育。
第三,適當?shù)嘏u或懲罰孩子。在采用這種方法時,一定要慎重,切不可過分。有時,對于孩子的虐待行為,父母可以給予批評,這樣才能使孩子明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過,批評要適當,過分嚴厲往往會適得其反。
您擔(dān)心孩子會不會長成一個生性兇殘的人,我相信,只要您多加疏導(dǎo)和教育,孩子會向善良健康方面發(fā)展的。
相鄰博客
- 孩子心理異常先知道 [2008-07-12 17:07:00]
- 小學(xué)生為何老愛做“鬼臉” [2008-07-12 17:09:00]
- 獨生子不尊敬爺爺奶奶怎么辦 [2008-07-12 17:10:00]
- 孩子依賴癥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2008-07-12 17:1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