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鴻羽簡介:著名教育專家,北京教育學院教育管理室主任,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職研究員,北京市初中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市教育管理學會秘書長,中國記憶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理事。教育專著有《家庭教育學》《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提高智力的方法》《心理素質教育》等30余部。
孩子的事天生就是母親的事嗎?
父親管孩子,就是沒出息嗎?
父親工作忙,就可以不聞不問孩子的事嗎?
想知道男性教育的優(yōu)勢嗎?
想知道陰陽協(xié)調一致的秘訣嗎?
……
在此,我們特別邀請到關鴻羽教授,請他給你指點迷津--
記者: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對于孩子來說,父母雙方有著教育、管理他們的同等責任和義務。然而,現實中的父母雙方真的都做得那么好嗎?
關鴻羽:我看不是。在我搞家庭教育咨詢時,發(fā)現來訪者基本上都是女同志;在我應邀給家長做報告時,發(fā)現臺下坐的差不多也都是女同志。當時我就想,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我們的家庭是不是也出現了“陰盛陽衰”的情況呢?為此,我做了一個調查,果然,家庭教育中以女同志為主的占50%,以男同志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我問原因,一些父親說,工作太忙,沒時間管孩子;也有父親說,脾氣不好,沒法跟孩子生那個氣;還有些父親說,自個兒落到管孩子的份兒上,那不是太沒地位、太沒出息了嗎……這些父親,個個都有自己不愿管或不能管孩子的理由。然而,他們不知道,孩子全權交由母親教育、管理,會對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記者:孩子全權交由母親教育、管理,會對他們有哪些不利的影響呢?
關鴻羽:我們的孩子受女性教育已經夠多的了:嬰兒時期幾乎都是由母親喂養(yǎng)、照料;上幼兒園是接受女老師的教育;上小學基本上也是受女老師的教育;初中階段還是受女老師的教育居多。在家里,父親再放棄自己的責任,孩子從小到大受的都是女性教育,哪里還有陽剛之氣?未來社會都由這些缺乏陽剛之氣的孩子來接班,能不出現“陰盛陽衰”的局面嗎?
我就接觸過這么一個男孩。他的膽子特別小,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就是回答老師的提問,聲音也像蚊子似的,小得要命,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老師一調查,發(fā)現孩子在家都是由母親看管。母親的膽子很小,怕孩子磕著、碰著,把孩子管得很細、很嚴,使孩子這也不敢碰、那也不敢動,見了生人大氣都不敢出,性格變得非常內向。
針對這一情況,老師提議,讓父親多和孩子接觸;在他們家,以父親教育為主。這位父親也意識到了父愛缺失對孩子的不利影響。以后,一有時間他就帶孩子去爬山、劃船、參加各種野外活動。父親不畏艱險的精神和開闊、大度的胸懷感染了孩子,孩子的性格慢慢變得開朗起來,上課積極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課外勇于參加各種活動,學習成績直線上升。
這個事例說明:家庭教育呼喚男性教育。
如果孩子從小就缺少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維方式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缺少男性教育的家庭,會使孩子表現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膽小怕事、性格孤僻、自卑等特點。男性的堅韌、大膽、果斷、自信、豪爽、獨立、幽默等特點是一般女性所不具備的,他們的這些性別特點,通過言傳身教可以對孩子產生非常有效的影響。所以,“養(yǎng)不教,父之過”,古人說的真不錯。
記者:與女性教育相比較,男性教育到底有哪些優(yōu)勢?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切實的好處?
關鴻羽:男女的性格是不同的,總體來說,母親比較溫柔,父親更有陽剛之氣。母親那種溫柔、細致、耐心、體貼對孩子的教育是很有好處的;父親那種豁達的胸懷、豪爽的性格對孩子的成長同樣也是很有好處的。然而,現實的情況是男性教育不足,女性教育過剩。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加強男性教育。
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最近做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更容易成功。這項調查是他們持續(xù)了12年,并分別對從嬰兒到十幾歲的各個年齡段孩子進行跟蹤調查后得出的結論。
為什么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這可從男性教育的特點來分析這一問題:
1.男性傾向于自立,因此教育孩子也要自立。他們往往不對孩子的事包辦代替,而是鼓勵他們自己處理自己的問題。如果一個孩子摔倒,母親很可能跑過去趕緊把孩子扶起,又是拍土,又是揉,讓孩子產生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有人幫著自己的錯覺。而父親遇著這種情況往往會對孩子說:走路怎么不注意?站起來,自己走,沒有人會幫你,也不要指望誰來幫你。孩子看父親的態(tài)度很堅決,知道指望不了誰,就會自己站起來繼續(xù)走。
2.男性往往喜歡冒險,因此他們對孩子的冒險行為也會適當給予鼓勵。如果孩子從高臺階往下跳,當母親的往往會嚴厲制止;當父親的可能就不是這樣,他們會伸出大拇指對孩子說:“你真棒!”
3.男性往往愛活動,喜歡帶孩子去跑步、游泳、打球,這無形中就鍛煉了孩子的毅力和體魄。
4.男性的動手能力比較強,他們讓孩子勞動不只是讓其去掃地、擦桌子等等,而往往是和孩子一起用錘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東西,制作玩具,這無形中就培養(yǎng)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5.男性的探索精神比較強,他們和孩子在一起往往會搞一些探索性的活動。如果孩子把玩具拆開,當母親的往往會罵他們一頓;而當父親的往往置之不理,甚至會和孩子一起去拆玩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然后再教孩子把玩具裝好。當父親的往往對新生事物比較感興趣,因此也會激發(fā)孩子對新事物的興趣。孩子一般都愛和父親一起玩游戲機、玩電腦等,這些對培養(yǎng)孩子的探索精神都是很有好處的。
6.男性一般比較愛下棋,他們和孩子在一起下跳棋、軍棋、象棋、圍棋,這對培養(yǎng)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很有好處的。
7.男性不像女性那樣愛干凈,因此對孩子玩泥土、挖沙子往往持支持的態(tài)度。據英國科學家發(fā)現,孩子太干凈對身體并不好。他們的研究結論是“臟”孩子更健康。這是因為太愛干凈,很少接觸細菌和病毒,體內無法產生抗體,一旦有大量病菌侵入就會被打倒,因此,“一塵不染”對孩子成長并不是好事。這樣看來,男性對孩子的衛(wèi)生問題持寬松態(tài)度反而有助于他們的成長。
8.相對女性來說,男性比較習慣劣性刺激,如困難、饑餓、勞累等等,他們往往認為這是人生必有的經歷,認為孩子碰到這些困難沒有什么了不起,應該讓他們自己去克服。這些劣性刺激對孩子的教育是十分有利的。
…………
關教授是“養(yǎng)成教育”專家,對孩子的德育、關鍵期教育自成一體,非常有研究。通過幾次交往,我一次又一次感到,關教授的為人處世、言談舉止和他的學術研究一樣嚴謹周到、關懷備至,讓人不但能獲得知識、受到啟迪,還能感覺到他那熱情、溫暖、樂于助人之善心。
相鄰博客
- 怎樣培養(yǎng)后勁十足的孩子 [2008-07-04 00:45:00]
- 讓孩子成為自身情緒的主人 [2008-07-04 00:46:00]
- 胖娃過年飲食要吃定時限量 [2008-07-12 17:22:00]
- 家長在孩子面前別消極 [2008-07-12 17:2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