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養(yǎng)孩子有愛心、懂得照顧別人、善于與人交往,什么方法最有效?是講道理、培養(yǎng)習慣,還是為孩子做出榜樣?為什么同樣的方法有的人用有效,有的人用卻無效?其實,一種教育方法是否有效,關鍵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在什么樣的親子關系中運用。
將近半個世紀前,心理學家就發(fā)現(xiàn):父母的養(yǎng)育風格,直接決定了親子交往的質量,是影響教育效果的神奇“開關”,對于孩子的社會交往技能的發(fā)展影響深遠。父母的養(yǎng)育風格,可以分為4種類型:
權威型
父母的特點:
1、關心孩子,傾聽孩子,對孩子的需要能作出敏感的反應,給孩子貼心的幫助,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關愛。
2、對孩子提出明確的要求,這些要求是一個人適應社會所必需的,而不是從父母自身的喜好或者情緒出發(fā)的,因此也是理性的、一貫的。
3、向孩子解釋為什么要對他提出這些要求,同時鼓勵孩子與自己交流。
家庭的氣氛:
1、父母和孩子很親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都很充分。
2、孩子覺得父母可親可敬,信賴父母,對父母的教育持開放和接受的態(tài)度,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孩子的發(fā)展:
孩子易于形成友善、真誠、合作、自立的品質,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社會適應良好,能愉快而自信地學習。
相鄰博客
- 激發(fā)孩子個性與說話能力 [2008-08-04 11:53:00]
- 注意學齡前兒童的“過家家”游戲 [2008-08-04 11:54:00]
- 4-6歲小兒思維的發(fā)展 [2008-08-04 11:55:00]
- “示弱法”治女兒依賴毛病 [2008-08-04 11:5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