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過程中,3-4歲幼兒能夠用手指指點其中的人物,同時微笑,但翻頁比較快,一本4到5頁的故事書有的幼兒不到1分鐘即可“讀”完。
一、不同年齡段幼兒都是怎么讀書的
1.3-4歲幼兒的閱讀理解特點
在閱讀過程中,3-4歲幼兒能夠用手指指點其中的人物,同時微笑,但翻頁比較快,一本4到5頁的故事書有的幼兒不到1分鐘即可“讀”完。
幼兒看完一本書后是否理解了呢?我們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了閱讀理解方面的提問。如《烏鴉喝水》這個故事,提問的所有幼兒均能回答出這是關(guān)于“一只小鳥”的故事(個別幼兒能說出小鳥的名字“烏鴉”),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沙漠”等一般性知識。但當問及“小鳥在做什么?”,“為什么這樣做?”以及“如何喝到水?”這三個問題時,幼兒幾乎回答不出。只有一個幼兒回答“小鳥想喝水”??梢姡?-4歲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初層知識性內(nèi)容的水平上。
2.4-5歲幼兒的閱讀理解特點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夠一邊看圖,一邊用手指說明文字,口中念念有詞(經(jīng)詢問得知這兩名幼兒僅認識其中的1、2個漢字),且其讀完一本故事書的時間明顯要比3-4歲幼兒長;而且更加傾向于選擇文字比例大的圖書,即使這樣的書,4-5歲的孩子翻書的速度也比較快。
從對故事閱讀理解的提問來看,80%的4-5歲幼兒能在提示下復述出故事大意,但明顯的特征是復述信息的來源主要是圖片,如果圖片的表意不明顯或提供的自由想象的空間比較大,幼兒也會根據(jù)自己的思路來“講”故事,即與原來的故事內(nèi)容存在出入。例如在一則《春天來了》的故事中,由于第一副圖片的色彩非常絢麗,以金黃色為主,幼兒在其復述時即說明“春天來了”,但原文大意傳遞的卻是“金秋”的信息。此外,選擇文字比例大的幼兒基本無法復述故事。
3.5-6歲幼兒的閱讀理解特點
在閱讀過程中,5-6歲幼兒可根據(jù)所認識的漢字,結(jié)合圖片進行理解,文字在閱讀中發(fā)揮了更大的作用。雖然幼兒無法認識其中的每一個漢字,但80% 以上的漢字識別使他們能夠基本上正確理解故事大意,并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預期。除此之外,5-6歲幼兒能夠回答“為什么”和“怎么樣”的問題,并能就不懂的內(nèi)容進行提問。
相鄰博客
- 培養(yǎng)會說話的孩子不難 [2008-08-01 22:04:00]
- 教育孩子你伸拇指還是食指 [2008-08-01 22:05:00]
- 如何對孩子進行完美金錢教育? [2008-08-01 22:07:00]
- 現(xiàn)代應重視環(huán)境對孩子的塑造 [2008-08-01 22:0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