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一直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他們對我很好。上中學后,因為學校太遠,住回了家里。但是,爸爸媽媽好像總是對我不滿意,不是指責我依賴性強,就是批評我學習不自覺,奶奶就從來不這樣說我,他們還說是奶奶把我慣壞了。我覺得他們根本不喜歡我,以工作忙,沒時間照顧我為借口。我還是想回到奶奶身邊。初一 小勇
寫給孩子:
孩子都喜歡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你好像和別人的感覺不一樣,長時間沒有和父母生活,有些不習慣吧。如果你問問班上的同學,會發(fā)現(xiàn)有一些同學和你有著相似的童年生活經(jīng)歷。爺爺奶奶用他們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撫育你,父母也同樣如此。仔細想想,你會發(fā)現(xiàn)父母在生活上對你的關(guān)心同樣是細致入微的。同時看來更希望你能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作為父母他們明白對你的成長要直接承擔責任。撫育兒女,不僅要撫養(yǎng),還要教育。也許正是以往很長時間沒能和你在一起生活,感到對你的成長沒能盡到應有的責任,所以難免有了一些急切的心情,帶著這樣的情緒,和你交流時可能會比較急躁,在你聽起來就成了一味的指責和批評。你需要多和父母交流,互相增進了解,這樣才能逐步消除彼此的誤解。
寫給父母:
在孩子的童年時期一家人沒能生活在一起,孩子與父母的感情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疏遠。采用簡單急躁的方式,急于行使教育孩子的權(quán)利,會因為孩子的不理解造成誤會,甚至會產(chǎn)生沖突。此時最重要的也許不是幫孩子矯正父母認為的不良行為習慣,而是在親子間建立親密關(guān)系,設法增進互相的理解和認同,彌補共同生活的缺失。有了這些,才能很好地彼此接納。
不要急于去做些什么,給彼此一些時間,此時最好的方式是帶著欣賞的眼光看待和評價孩子,孩子從父母這里得到認可,會對家長產(chǎn)生更多的親密感。父母也能夠更客觀正確地看待孩子,更多地認同孩子。隨意將孩子的不良習慣歸咎于老人,很可能會傷害到孩子對爺爺奶奶的感情。即便老人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些什么不妥,也不適宜在孩子面前隨意評判,畢竟老人的角色和心態(tài)與父母是不同的,不能夠苛求老人。
相鄰博客
- 家園規(guī)則沖突時,你怎么辦 [2008-08-18 23:14:00]
- 管教孩子不必做大聲婆 [2008-08-18 23:15:00]
- 教育中的矛盾心理你有嗎? [2008-08-18 23:16:00]
- 中國家訓,訓的都是啥? [2008-08-18 23:1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