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太膽小怕事了,有什么事情總不敢跟老師說,在學習上遇到了問題不敢問,別人呵斥一聲便會掉眼淚,連說理的勇氣都沒有,被欺負了也只好忍氣吞聲。真擔心他會憋出什么病來?!?
那么,如何教孩子學會戰(zhàn)勝怯弱呢?
●增加孩子與外界的接觸。
孩子長期被關在屋內,猶如生活在“世外桃園”,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很少,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怕生人、不合群,郁郁寡歡的性格,影響了身心健康。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多見見世面,如敞開大門,讓孩子走出去和周圍的孩子接觸交友,參加課外、街道、社會舉辦的各種活動,也可以請鄰居的小朋友到家里來玩耍,做客。有意識地讓孩子經(jīng)常和膽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跟著他們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情,并將小伙伴的言行舉止作為自己模仿的對象,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鍛煉,變得勇敢、堅強起來。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大人的過分呵護,什么都替孩子包辦,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過慣了舒適、平靜、安穩(wěn)的生活,對大人產(chǎn)生了依賴感。一旦離開父母,便無所適從,遇事就怕。要培養(yǎng)孩子獨立、勇敢的性格,家長必須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學會生活。如:自己睡覺、夜間獨立上廁所、自己到商店買東西等。
●不在眾人面前揭孩子的短。
怯弱的孩子相對來說是比較內向、感情較脆弱,父母要特別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在眾人面前揭孩子的短處,會損傷孩子的尊嚴,讓他覺得無地自容,臉上無光而羞于見人。無形中不良刺激強化了孩子的弱點。應在肯定孩子成績的前提下,用希望和建議的口吻指出孩子的不足。
●教給孩子處理意外問題的方法。
教給孩子處理意外問題的方法,讓孩子在遇到意外時,不因束手無措而怯弱。如在商場或公園中走失了,怎么辦?記住自家的地址、電話,也可以找一位值得信賴的人(如警察、工作人員)請求幫助。如果自己在家中受了傷,則用潔凈布塊綁傷口止血,然后設法告訴父母或鄰居。讓孩子掌握了一些應付意外的方法,可以以防萬一,又能鍛煉膽量。
此外,教育孩子在家庭、在學校、社會中善于表現(xiàn)自我,多與同伴聊天,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善于與人商量事情,常參加各種集體活動等,對戰(zhàn)勝怯弱心理是有很大幫助的。
來源:http://www.znjy.cn/Article/pgsz/960.html
相鄰博客
- 孩子自我中心過重意識怎么辦(二) [2008-11-02 23:57:00]
- 教孩子克服膽怯 [2008-11-02 23:58:00]
- 父母如何引導不開心孩子 [2008-11-03 00:04:00]
- 如何趕走孩子壞脾氣 [2008-11-03 00:0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