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女兒放學后給我講述了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班里有一個男同學是去年高考落榜的復讀生,和應屆生一起上課。他和同學一起住在學校附近的出租屋里。
臨近考試了,大家一樣的緊張,一樣的忙碌,沒有時間聊天,沒有時間做飯,廚房里的燃氣灶蒙上了厚厚的灰塵和油垢。那天,那個男生不知道為什么想自己做點什么吃的,于是,他走進廚房擰開煤氣開關,卻沒有火苗出來。他把頭湊近燃氣灶,想把它修好,可當他再次擰開開關時,一團火焰“呼”地竄出來,正好撲到他的臉上。他頓時覺得一陣難以忍受的疼痛,趕緊關掉開關,跑到洗手間用毛巾去擦臉上的污跡。結果可想而知,那張原本英俊的臉已經(jīng)面目全非,扭曲變形而猙獰可怕。
女兒痛心地說,他本來是個很帥的男生,這下全完了,毀容了。女兒只想到了他個人的容顏,而我這個做母親的卻想到了他的父母,他們此時是怎樣的肝腸欲裂,撕肝裂膽。
在生活中像這樣的慘劇屢見不鮮,這也使我聯(lián)想到,一個十七八歲的孩子,為什么對這樣的生活常識一無所知?如果父母、老師能夠告訴他如何正確使用諸如此類的生活用品,也許就會避免悲劇的發(fā)生;如果他的父母、老師能夠告訴他們發(fā)生意外時應如何自救,也許會挽回一些損失。此時,我在想,那些不惜重金為兒女選擇各種補習班、特長班的同時,有沒有想到,教給孩子們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識,使其具備最起碼的生存、自救的能力。
有一次,女兒拖著笨重的大箱子進城趕考(專業(yè)課考試),幾天后就接到她的電話,那邊傳來哭聲,告訴我她回不了家了。原來因為春運高峰,她買不到火車票,想坐飛機,可身份證還沒辦好。她向我哭著說,“怎么辦呢?媽媽,我都不想考了。”我連忙安慰她,讓她安心考試,接著又跑到街道派出所詢問,正巧她的身份證可以領到,我連忙把身份證用特快專遞給她寄過去,然后打電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她。電話那邊又傳來了清脆的笑聲,一小時前的沮喪蕩然無存。
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順利的事情是正常的,關鍵是遇到了問題之后如何想辦法解決,這就是生存的能力。在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應考慮如何冷靜地處理,而不是躲避和退卻。
要學會生活,首先,要學會生存,學會生存才是走向生活,走向成熟的第一級臺階。
來源:http://www.znjy.cn/Article/znjynew/1063.html
相鄰博客
- 部分家長催子女早戀 [2008-12-09 17:48:00]
- 讓孩子學會在集體中生存 [2008-12-09 17:48:00]
- 信息時代怎樣做父母 [2008-12-09 17:50:00]
- 讓兒子做家務掙零花錢 [2008-12-09 17:5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