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將來臨,怎樣正確而有效地安排暑期學習和生活,成了眾多家長、孩子們共同要面對的問題。7月8日至10日,記者就相關問題在學生、家長中進行了隨機采訪調(diào)查,并采訪了遼寧省青少年研究會秘書長孫浩哲教授等專家。
調(diào)查:家長和孩子的意愿差異大
記者分別隨機采訪了100名學生家長和100名學生發(fā)現(xiàn),對于安排暑假生活意愿,學生和家長意愿的差異很大。有85%以上的家長在暑假里想讓孩子補習文化課,或上各種各樣的特長班。家長普遍擔心孩子假期里無所事事,會荒廢了學業(yè)甚至學壞。皇姑區(qū)張女士說:“我們兩口子平時都上班,根本沒有時間管孩子,如果把孩子鎖在家里,怕孩子上網(wǎng)著迷,更擔心安全,心想還不如把孩子送到培訓班里,學多少算多少,有人看著,也放心?!?
而80%以上的孩子認為,自己最開心的假期生活就是和爸爸媽媽一起旅游,參加游泳、打乒乓球、打籃球等活動,或者上美術、音樂等特長班,而看電視、玩電腦、看書、和小伙伴痛快的玩耍等也是孩子們認為快樂假期應有的內(nèi)容。僅有14%的孩子愿意補習文化課。某中學初中二年級學生小剛說:“平時學習就很累,放假了,就想輕松一下,多參加點兒活動,長點兒見識,可事與愿違,父母已經(jīng)給我報名參加文化補習班,真郁悶?!?
建議:勞逸結(jié)合巧安排
如何合理安排暑假生活?遼寧省青少年研究會秘書長孫浩哲教授認為,要合理安排暑假生活,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依據(jù)孩子個人的實際情況,與孩子一起做個比較周密的暑假計劃,最好讓學習、活動、娛樂和休息的時間各占有一定比例。既不要讓孩子完全脫離學習,又保證了他們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
多參加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活動,最好是有利于提高孩子綜合素質(zhì)的項目,尤其要參加家庭、社區(qū)的勞動,樹立“勞動最光榮”的觀念。有意識地要求孩子“體驗”勞技作業(yè),如打掃衛(wèi)生、洗衣、煮飯、炒菜及掌握常用家用物品的維護知識等,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和技能,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孩子在和小朋友玩時,最好按小組、社團的方式組織起來,以培養(yǎng)組織和與人相處的能力。在美國等國家,孩子假期一般自己組織適合自己特點的高水平的活動。
孩子假期沉迷于網(wǎng)絡,是許多家長擔心的事。有些家長對孩子屢勸不改后,甚至采取鎖電腦、拔網(wǎng)線等極端做法。其實,孩子精力充沛,假期里往往要尋求其它的娛樂方式來發(fā)泄精力。對孩子上網(wǎng)宜疏不宜堵,比如可以約法三章,規(guī)定玩電腦的時間。
盡量讓孩子多參加打籃球、游泳等體育健身活動,提高身體素質(zhì)。
如果條件允許,應盡量抽出時間帶孩子外出旅游。行千里路,讀萬卷書。讓孩子在領略自然風光、風土人情中,增長知識,培養(yǎng)人文精神。但在外出旅游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利用暑假時間,讓孩子到書店購書、讀書,或者到博物館參觀,可以讓孩子學到很多東西。利用暑假這一較充裕的時間來讀自己喜歡的書,能充實孩子的頭腦,教會孩子如何做事、怎樣做人、如何審美。
對于假期補課問題,應區(qū)別對待,并且要有針對性。往年不少孩子在培訓班和補習班間疲于奔命:補文化課、學音樂、學書法……弄得孩子焦頭爛額,文化課越補越?jīng)]信心,這點必須避免。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定的休閑時間,如果孩子某門課欠缺,可安排適量的補課。而上多少培訓班、上什么培訓班應視孩子興趣和潛質(zhì)而定,切勿盲目跟風,事倍功半。
孩子活動需要有個場所。呼吁相關部門將博物館、青少年宮、體育場館等向中小學生全面開放。
相鄰博客
- 小學升初中有必要擇校嗎? [2009-02-07 23:47:00]
- “左撇子”孩子未必更聰明 [2009-02-07 23:48:00]
- 家庭教育是每個家庭大問題 [2009-02-08 12:17:00]
- 聰明媽媽多創(chuàng)造“全家餐” [2009-02-08 12:1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