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習慣成自然",這話很有道理。每天早晨起來,洗臉刷牙已成為每人的常規(guī),不會有人感到多此一舉。反之,不是從小培養(yǎng),哪怕是徒手之勞,也會覺得是額外負擔。
例如,明明知道臨睡前 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但迄今能堅持的人為數(shù)不多。主要是我們的父輩對這一科學道理認識不足,從小不曾要求我們這么做,長大后再想形成一種慣例,就要化很大的毅力。
孩子不懂什么叫清潔,當他剛學會走路、攀爬時,踩著臟鞋就上床,看到地上的東西抓起來往嘴里送,還喜歡隨地打滾。教育得及時與否,能使每個孩子的這段經歷長短不同。當孩子穿著臟鞋爬上床或站在小椅子上時,家長要不厭其煩地每次都將他的鞋子脫去,要講明理。長此以往,形成上床、爬椅與脫鞋的聯(lián)系,以后就會主動要求脫鞋。關鍵是抓住第一次行為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一旦壞習慣形成,靠打罵不是辦法,并要付出幾倍的精力。
日本筑波大學教授松原達哉認為:"經常弄臟的孩子是頭腦聰明的孩子。"意思是說,孩子在游戲活動時,主是創(chuàng)造性、想象力、觀察力充分發(fā)揮的時刻。而活動難免會弄臟衣褲、手臉,所以父母在這個問題上不要偏激與苛求。 養(yǎng)成衛(wèi)生習慣,看來要做很多煩瑣事,如按時洗臉、洗手、洗腳,定期洗頭、洗澡,教育孩子不隨地大小便,不亂拋紙屑等。堅持不懈,每天都不能放松,并可利用孩子喜歡模仿的脾性帶教他。如 每次成人刷牙時,給孩子也準備一杯水,孩子好勝性強,總要和大人比比誰刷得干凈,一段時期后,刷牙的習慣就養(yǎng)成了。走在路上想丟冰棍紙,非得找廢物箱不可,孩子看了記在心里,父母以身作則是孩子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一個關鍵。
來源:http://www.znjy.cn/Article/znjynew/5984.html
-
相鄰博客
- 專家稱3至4歲的兒童最自私 [2009-02-10 22:27:00]
- 家庭不和睦的孩子易早熟 [2009-02-10 22:28:00]
- 學會聽出孩子的“弦外之音” [2009-02-26 23:21:00]
- 媽媽如何面對與孩子交往困難 [2009-02-26 23:2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