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是綜合能力的體現。能力是順利地完成某些活動的心理特征,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世上完全沒有能力的人是不存在的,研究表明:智力需要開發(fā),并且兒童的能力在正常的先天條件基礎上,主要靠后天激發(fā)和主觀努力相結合才能具備。
早期的家庭教育,對兒童的能力起著最早的決定性作用,學齡前的早期教育和訓練是希望工程的奠基階級,對人的一生尤為重要。兒童的可塑性強、記憶力強、模仿力強興奮強于抑制,注意力不易集中,以形象思維為主,理解力差,好動多問。尤其是當前的獨生子女生活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里受到嬌慣、普遍存在有依賴性、任性、意志薄弱等缺陷。
兒童的智力發(fā)展主要表現在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意志力的提高。圍棋的規(guī)則和基礎知識不復雜。兒童在三四歲時已會辯別顏色,將圍棋運用到兒童早期教育訓練中是最為適宜的教學手段,因為圍棋對上述的心理素質的影響既全面、效果又明顯。同時一般兒童學棋能獲提兩種重要概念,詞的概念和數的概念。
一、 詞的概念形成:
兒童的思維過程使用形象的成分多于詞的成分。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在十二歲之前。圍棋詞匯豐富,其單詞就有40種之多,如加上口訣和格言,以及死活圖形和題名更為充實。圍棋中的詞匯多數較形象,更易于兒童理解和掌握。例如一個學棋不到一年的兒童就能說出“盤角曲四”的死活口訣。由于詞匯增加、語言的連貫性加強、復合句的出現,兒童的語言從中獲得明顯進步。再加上進行不出聲的默思,標志著兒童思維上的飛躍!
二、 數的概念形成:
圍棋對局實際上就是一次數學課,圍棋的計算主要體現在氣和目上,有微觀的局部應對計算,隨著棋力長進和計算,有宏觀的全局計算,有種類繁多的劫和官子的價值大小計算,還有更復雜的幾塊棋扭在一起死活出入的計算等等。普通一個兒童在學齡前能從1數到100,這只能說明對數的概念掌握程度,但學棋的兒童雖然不能象成人棋手那樣作出棋中復雜計算,隨著棋力長進和計算能力提高也會在簡易的局部計算中察覺到數的大小、順序、組合。這才是真正理解數的概念。實際上圍棋中一般死活的計算不亞于小學數學課程的難度。
圍棋又是一項趣味性的智力競賽,由于孩子的好奇而引起他們濃厚興趣。通常兒童注意力集中一般維持在20分鐘左右,可是一局棋的時間卻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承受力。對一個學棋的兒童來說未曾有過象對圍棋那樣聚精會神目不斜視地在觀察思考,這就是圍棋的魅力所在!從這里不難發(fā)現孩子的智慧前哨和觸覺正在圍棋活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圍棋還可以給兒童提供記憶力和意志力鍛煉的良好機會。記憶是知識的倉庫,在學棋中必須熟記各種常規(guī)的應對著法、死活圖形、初淺簡易定式中的形狀、線路、次序、位置等等。一般兒童的記憶是以機械記憶為主,而學棋的兒童在多次對局實踐中逐漸便會明了死背硬記是下不好棋的。這就出現了超前發(fā)展的理解記憶。
兒童在圍棋對局中常會遇到危急和困難,此時便會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心理狀態(tài),一種是優(yōu)柔寡斷舉棋不定,或者驚慌失措隨手下子。另一種卻沉著冷靜慎重思考頑強爭取,這是兒童平常很少遇到的情景,也是他們磨礪意志的好時機。這種自我調節(jié)行為的過程就是讓他們補上生活的一課。
隨著兒童的棋藝提高,他們還會進一步能擺脫盤面上直觀的棋形,而在腦子里顯現幾種簡單的圖形的選擇。這就是高級棋手構思的起步。也就是創(chuàng)造性想象的萌芽。創(chuàng)造性想象是人類高級思維活動。所有的科學家、發(fā)明家、藝術家、文藝家、軍事家和政治家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質。
兒童的邏輯思維的形成發(fā)展也不是立竽見影的,而是反復的思維的過程。例如初學棋的兒童對吃子和圍地這個概念,由于他們的通病貪心而模糊。往往要經過多次教學和對局的實踐,當他們慢慢地悟到棋中竟有因果利氅的關系時才有所改進。
兒童在學棋的反復實踐中也鞭策著思維過程中的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經常運用,有利于兒童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全面性。作為對兒童早期教育的輔助手段是毋庸置疑的。
圍棋玄妙的內涵,對兒童智能的開發(fā)效果是明顯的,在當今知識爆炸時代里,他們在棋中獲得知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他們一生將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來源:http://www.znjy.cn/Article/znjynew/1761_2.html
相鄰博客
- 孩子接連出走八次 家長不知如何管教 [2008-12-17 22:01:00]
- 孩子的暴力行為需引導 [2008-12-17 22:04:00]
- 驚喜比承諾更能給孩子鼓勵 [2008-12-17 22:06:00]
- 扎個氣球了解孩子的心理 [2009-03-15 22:5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