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被貼在南京某大學公告欄上的一封辛酸父親給大學兒子的信,引發(fā)了社會各界和大學師生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親愛的兒子:
盡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你終究是我的兒子。雖然,自從你考上大學,成為我們家?guī)状锍龅奈┮灰粋€大學生之后,心里已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了。從扛著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到掛蚊帳縫被子買飯菜票甚至教你擠牙膏,這一切,在你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事。
的確,你考上大學,你爸媽確實為你驕傲。雖然現(xiàn)今的大學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但這畢竟是你爸媽幾十年的夢想。我們那陣,上大學不是憑本事考的,要看手上的繭子和出身成分,有些人還要用貞操和人格去換。這也就是我們以你為榮的原因。然而,你的驕傲卻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3封信,加起來比一份電報長不了多少,言簡意賅,主題鮮明,通篇字跡潦草,只一個“錢”字特別工整而且清晰。你說你學習很忙,沒時間寫信,但同院里你高中時代的女同學,卻能收到你洋洋灑灑幾十頁的信,而且每周一封。每次從收發(fā)室門口過,我和你媽看著你熟悉的字,卻不能認領。那種痛苦是怎樣的,你知道嗎?
后來,隨著你讀二年級,這種痛苦煎熬逐漸少了,據(jù)你那位高中同學說,是因為你談戀愛了。其實,她不說我們也知道,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感受到,言辭之急迫、語調之懇切,讓人感覺你今后畢業(yè)大可以去當個優(yōu)秀的討債人。
當時,正值你媽下崗,而你爸微薄的工資,顯然不夠你出入卡拉OK酒吧餐廳。在這樣的狀況下,你不僅沒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來了一封長信,大談別人的老爸老媽如何大方。你給我和你媽心上戳了重重一刀,還撒了一把鹽。最令我傷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這之前,我在報紙上已看到這種事情。沒想你也同時看到這則新聞,一時間相見恨晚,及時嫻熟地運用這一招,來對付生你養(yǎng)你愛你疼你的父親母親。雖然,得知真相后我并沒發(fā)作,但從開學到今天,兩個月里,我一想到這事就痛苦,就失眠。這已經成為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親手撫養(yǎng)大卻又倍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不知在大學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交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兒善良的心?
記得《新三字經》中有這樣的一個句子:“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義深長?!边@個黃香溫席的故事,相信很多孩子小時候都聽說過,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故事中蘊含的為人的道理,卻被一點點地遺忘了。
現(xiàn)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孩子們喪失了這最根本的感恩之心呢?
首先,父母無微不至的愛,是感恩之心喪失的主要原因。感恩之心是建立在對父母所付出的艱辛勞苦的認同的基礎上的。只有了解父母的辛勞的孩子,才會理解父母為了自己成長所付出的一切的價值,也才會用感激之心來看待父母,但現(xiàn)實中許多父母對孩子的各種要求多是輕易地予以滿足。如此,就養(yǎng)成了一種錯誤的觀點,相當多的孩子錯誤地認為家庭條件很好,自己的要求都是家庭可以承受的正常開銷。于是也就出現(xiàn)了孩子永也無法滿足的現(xiàn)象。
其次,溝通的缺失,是孩子感恩之心喪失的重要外因。相當多的孩子不了解父母的工作。他們的生活,每天都是在學校和家庭間循環(huán)著。父母工作中的辛苦,他們不了解;父母面對生活所承受的壓力,他們不知曉。而父母為了讓子女集中精神學習文化課,也不愿意讓孩子了解自己工作的壓力和艱難。
曾經有過一個成功的感恩教育的例子,一個孩子逃學去上網(wǎng),并且大手大腳地花錢。班主任老師協(xié)助孩子父親從網(wǎng)吧中把孩子找回來后,沒有一句批評,只是讓孩子用自己的手撫摩父親的手20分鐘。孩子先是麻木地執(zhí)行著老師的指令,但幾分鐘后就開始淚流滿面了。因為那做泥水匠的父親的手實在太粗糙了。孩子在撫摩父親的手的過程中,體味到了父親工作的艱難,也就明白了父親所給予他的每一分錢的來之不易。從此,這個孩子痛改前非,很快就成了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再有,價值取向的雙向誤解,是感恩之心喪失的內在必然。相當多的父母給孩子從小開始就確立了“讀好書”就是最好報答的價值觀,而潛移默化中,孩子也自然就形成了這樣的價值觀。所以當他真的開始長大,到了應該懂事時,他依舊用如此的價值取向來作為家庭道德評判的標準。因此,盡管進了大學,他也依舊會提出各種的要求,并希望父母能無條件的滿足。但和不斷長大的孩子相比,父母的價值觀此刻卻已經改變了,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懂事了,能夠體諒自己的辛苦了。這樣就產生了矛盾,產生了父母對孩子不懂孝道的埋怨。
可見,那位父親辛酸的根源就在于他忽視了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應該從小就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同情心和感恩的心態(tài),因為這是形成一個人責任意識的重要內容。
父母給了我們身體,父母給了我們愛,但愿所有孩子都能夠理解父母,感念父母之恩。
相鄰博客
- 無真話可說了 [2010-06-07 20:04:00]
- 朝花午拾 [2010-06-07 20:06:00]
- 比爾·蓋茨給畢業(yè)生的忠告 [2010-06-07 20:10:00]
- 寬大 [2010-06-07 20:1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