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虔誠的居士遇到了困難,帶著蔬果香燭來到廟里,打算向神明祈禱,請求指點迷津。
他突然發(fā)現(xiàn),觀音像前也有一個人在膜拜,哪個人竟然張得和觀音一模一樣。
居士驚奇的問:“您不就是觀音本人嗎?”
那人老老實實地回答道:“我是”。
居士問:“那么為什么還要拜自己呢?”
觀音回答說:“因為我也遇到了困難,可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釋加牟尼曾說,在這世間,想借助外力以求救贖都是沒用的,真正的救贖在自己。美國著名作家威廉曾說:“不要竭盡全力和你的同行競爭,你更應該在乎的是:你要比現(xiàn)在的你更強?!?/font>
有對年輕的夫婦駕車出游,在經(jīng)過一段彎路的時候,車子不慎翻進了山溝里。妻子從車里爬出來,發(fā)現(xiàn)丈夫的腿被壓在車底下。她好不容易才爬上公路呼救,可是周圍沒有一個人。
于是妻子再跑回車旁,只見汽車底下丈夫的呻吟聲越來越弱。情急之下,妻子俯身抬起車子一角,猛地拉出了丈夫。丈夫得救了,但很多天妻子卻一直在想:“我那來那么大的力氣把車子抬起來?”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蔽鞣娇茖W家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雖然人的能力在一般情況下只發(fā)揮了很少一部分,但在受到激勵的情況下,就有可能發(fā)揮到極致。
這是人們在緊急情況下所爆發(fā)出來的巨大能量,而當我們運用人生智慧的時候,其淺能的發(fā)揮雖然不會石破天驚,但對我們的命運所產(chǎn)生的效果,卻要比把汽車拉起來的力量大上千百倍。
凡人之所以為凡人,就是因為凡是求人,而觀音之所以為觀音,大約就是因為遇事反求自己。如此在想,如果人人都擁有那份自信,也許人人都有機會成為“觀音”。
潛力并不藏在我們無法想象的高處,甚至不比我們平日所認識的自己更高,它其實就在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
相鄰博客
- 最經(jīng)典的情商故事 [2010-07-02 20:47:00]
- 從情商談自我管理故事 [2010-07-02 20:47:00]
- 情商從理財開始教育 [2010-07-02 20:49:00]
- 怎么做高情商的父母 [2010-07-02 20:5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