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喜歡到不愿意上幼兒園
—— 一個四歲孩子的心疾
案情描述:女兒四歲,上幼兒園中班。以前很喜歡寫字,最近出水痘,在家治病,病好以后,卻怎么都不肯去幼兒園了。喜歡和舅舅家的小哥哥一起玩,兩個人形影不離。近期出水痘,不幸“傳染”給了小哥哥。另外,孩子非常纏人,媽媽走到哪兒跟到哪兒,包括去衛(wèi)生間。
談話經(jīng)過:媽媽在言談中表示出了困惑,孩子從在幼兒園被老師表揚,到今天堅決不去幼兒園,轉(zhuǎn)變很大,她很努力,卻找不到原因。通過我們一個小時左右的交談,終于發(fā)現(xiàn)了原因。
“臨床”分析:
1、孩子出“水痘”,不能去學(xué)校。在媽媽和外婆幾次“不能去上學(xué)”的解釋中意識到:我現(xiàn)在生病了,我不健康,甚至在她幼小的心目中可能會認為自己是“不好”的人。因此,不肯到幼兒園,怕傳染給其它小朋友。
2、孩子出水痘后,仍和小哥哥有較多接觸。因而小哥哥也被傳染了水痘,這更證實了她的想法:我是“不好”的。我會把別人影響壞,連累人家。
3、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從父母處獲得的關(guān)愛不足。因而表現(xiàn)出“纏人”的癥狀。
4、孩子爸爸脾氣暴燥,經(jīng)常無故生氣,孩子有些被媽媽鼓勵的行為,卻在爸爸的呵斥聲中被阻止。因而表現(xiàn)出很“討厭”爸爸,不喜歡爸爸的現(xiàn)狀。
根源透視:
任何問題的產(chǎn)生都有原因。面對孩子的問題,媽媽也做了反思。
1、在孩子最初“纏人”的時候,沒有制止。沒有進行過科學(xué)的引導(dǎo),鼓勵孩子獨立去做事,或者獨自呆一會??偸侨斡善淅p著。缺乏有效的方法引導(dǎo)孩子,因此不能培養(yǎng)出孩子的獨立性。長此以往,纏人現(xiàn)象就較為嚴重。
2、父母觀念不一致。媽媽認為可以做的事,比如“和面”,孩子感興趣,媽媽認為洗過手后可以讓孩子體驗一下,爸爸卻說:這被別人看到了象什么樣兒?以為咱家的飯不干凈呢!媽媽缺乏讓孩子這樣做的理論依據(jù),不能說服爸爸。孩子在爸爸的大聲責罵中,大哭起來??奁黾芋@恐,不安全感更強。因而更因加了孩子“纏人”的可能性。在不一致的教育方式下,孩子還會無所事從,不利于培養(yǎng)是非感,價值觀。
3、孩子由在學(xué)校被老師表揚“字寫得特別漂亮”,到今天“一下都不想動筆”。直接原因是因為內(nèi)心有強烈的負罪感。她“不好”(出了水痘),所以讓小哥哥也“不好”了。媽媽和外婆的言談給她造成了莫大的壓力。小小心靈中對哥哥的欠疚,讓她不再愿意和其它小朋友接觸。對于她來說,小朋友——幼兒園——寫字,這些都是關(guān)聯(lián)在一起的。因為寫字留在她記憶中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在幼兒園老師的表揚。所以,不想傳染別人生病最終和不去幼兒園、不寫字連在了一起。
指導(dǎo)建議:
1、帶孩子到人多的場所。比如公園里玩跳跳床的地方,讓孩子和其它的小朋友有皮膚接觸,玩完之后,指給孩子看:你瞧,那個小朋友不是好好的么!我家寶寶是健康的寶寶了,對不對?孩子只有親眼看到“和她接觸過的孩子仍然健康”之后才能信服。同時讓她了解到:生病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治好了就可以。
2、在將要去做事前,鼓勵孩子,給孩子信心,表揚之下孩子會短時內(nèi)一個人獨處。由最初的一分鐘、兩分鐘,到更長時間,回來之后看到孩子很乖,即使表現(xiàn)出輕微煩燥也及時地肯定她,增強信心。
3、缺乏關(guān)愛的孩子。每天定時給她擁抱。別在她要求的時候才去抱。這樣她心理始終處于饑渴狀態(tài)。不安全感時時啃噬著她。
4、和孩子爸爸商量,進行家庭教育的學(xué)習(xí)??朔獯蟮膯栴},學(xué)會科學(xué)育子。不能只憑一時感覺或經(jīng)驗武斷地評價孩子的行為。限制孩子成長的空間和速度。媽媽同時也要學(xué)習(xí),樸素的家庭教育方法更要有科學(xué)的理論做指導(dǎo)才能有效實踐。
指導(dǎo)手記:失敗的家庭教育只能培養(yǎng)出失敗的孩子,這是永恒的真理。任何一處的紕漏,在家庭生活中看來是小事,對孩子的成長卻是大事。小不改,則“亂”子大謀~,天下為人父母者,需警醒啊。
相鄰博客
- 情緒調(diào)節(jié)五法則 [2008-10-17 21:57:00]
- 如何對待脾氣暴燥的孩子 [2008-10-19 21:16:00]
- 無題 [2008-10-28 21:02:00]
- 講稿: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生命意識(郭志凌) [2008-11-04 22:0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