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學生打架。局面很“慘烈”。
因為其中一個碰到另一個的桌子,另一個嘴上不示弱,罵了人家,被罵的孩子手“快”,就打了起來。不可開交。上課了,首先動手的“暴力型”的孩子仍在不斷地撲向另一個孩子。那個孩子相對“弱”一些,是我們常見的“老實型”孩子。
兩個人臉上都掛了彩。“老實型”孩子臉上更多些。
雙方家長來了。
暴力型孩子的媽媽沒說什么,明顯看到自己孩子占了上風。
老實型孩子的媽媽大罵起來,甚至以手打自己的臉,意思是,我寧肯你來打我,也不要打我孩子,我久婚不育,三十歲才生下這個孩子,你這么打他,干脆把我打死算了。
辦公室里就聽到這個老實孩子的媽媽在吼叫。斷斷續(xù)續(xù)地聽到她和孩子爸爸的話,大致有以下幾點內(nèi)容:1、我孩子性情溫和,是決不會動手打人的。2、責罵孩子,你為什么不厲害點?這么善良,看看,吃虧了吧。3、你怎么不上去打他?你把他打得再厲害些也不怕,家里就一萬塊錢醫(yī)療費也給你出!{爸爸} 4、不爭氣的東西,從小生下來就不中用。
我的一個同事近期受了我很多影響,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在不斷地勸解媽媽,既安撫她的情緒,又試圖讓明白“不能這樣評價孩子,你已經(jīng)把他說成這樣了,他當然會成為你說的這樣”。同時還在婉轉地批評她,你怎么能縱容孩子打人?老實,是孩子身上“可貴的”優(yōu)點的。
我在旁邊沒說話??粗@位母親鬧,分析著她的心理。我要說的話,同事已經(jīng)基本上替我說了。我除了冷靜,再沒有別的好做。等她鬧夠了,累了,我讓暴力型孩子給老實孩子道歉。和雙方父母簡單交待了一下,讓先去醫(yī)院給孩子涂藥,避免破傷風。
下午,老實孩子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學校,這位爸爸仍不依不撓,堅持讓學校處理那個打人的孩子。
今天這件事,給我感受很深:
1、家庭教育要做在平時,事到臨頭,家長受情緒支配,效果不太好。
2、目前廣大家庭中,教育問題很多。不長期堅持對她們進行宣講或引導他們自發(fā)學習,很難真正提高素養(yǎng)。
3、前素質(zhì)教育非常重要,“壞”孩子是被教出來的。
4、加大平時對學生們的引導。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辯是非。明白即使是父母,也有不對的地方。不能一味地模仿。
5、通過孩子的言行,回去警醒家長,讓他們意識到需要學習了,定期推薦書籍給家長。
6、前期的家庭教育普及會遇到來自于家長舊觀念、舊習慣、甚至人性本身的阻力,要堅持做下去,抱著長期培養(yǎng)的打算,才能不斷滲透。
相鄰博客
- 練就寶寶好脾氣 [2008-11-11 21:10:00]
- 怎樣改掉壞脾氣 [2008-11-11 21:14:00]
- 0——3歲寶寶注意力的五大特點 [2008-11-19 20:58:00]
- 0——3歲寶寶注意力的發(fā)展規(guī)律 [2008-11-19 21:0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