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孩子早熟,才過10歲就發(fā)育了,變化特別大。生活習慣一改以前,每天很晚起床,常常一覺睡到中午還無精打采,晚上則很晚睡覺,并喜歡私藏母親內衣、靴子;學習則上課無心聽講,回家不思作業(yè),拒絕回答老師問題,拒絕家長檢查作業(yè);在學校,和師生不對話,在家里,要不鎖上房門,獨自一人自閉,要不就是上網(wǎng),打游戲,看《奧特曼》之類的動畫片;喜歡打乒乓等體育活動,最近關注電視中戀愛畫面。
父母經商,雙方性格都比較內向,母親脾氣比較暴躁,父親偶爾會沖動動手。對于孩子教育,則是要求加遷就,母親教育為主。孩子感覺家里氣氛比較沉悶,曾經向父母提出,晚上一起看《開心一家》。但是,父母沒有采納。
家長擔憂孩子:1、異癖;2、早戀;3、性格;4、學業(yè)。
對于孩子教育,家長首先不要將自身生活或者工作壓力轉移至孩子身上;其次,家庭環(huán)境要和諧健康;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要求統(tǒng)一。
對于青春期孩子教育,則要加強正向引導和幼年缺失彌補。以此案例為例,家長應當:
1、關注情感:少時情感不滿足,青春期加倍補償。外補是早戀,內補是自慰。
(1)母親內衣和靴子是幼時母親身體味道的回憶。母親可以通過肢體語言和貼心交流來解決。
(2)對于異性的好奇和對于異性交流的渴望,可以通過書籍和電視劇來滿足
2、營造輕松愉悅的家庭環(huán)境:全家一起晚餐、一起看電視或者學習交流的時間,要-有共同的話題,感情交流和情緒釋放的渠道。同時,家族成員關系和睦友善。
3、釋放能量:和孩子一起活動,鼓勵孩子參加團體活動。特別是體育活動,象打乒乓、籃球等,讓孩子在釋放能量的同時,增進體能。
4、樹立理想和目標:讓孩子學習有動力,努力有方向。學習自然就有積極性和能動性了。
5、給予孩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學會判斷、選擇和自我教育管束
相鄰博客
- 黃慧賢老師的指導珍言(對家長轉自高龍博客) [2008-08-27 13:58:00]
- 【轉帖】好家長的十大習慣解析 顧曉鳴 [2008-09-13 23:05:00]
- 聽家庭教育講座分享 [2008-09-21 23:36:00]
- 告訴孩子: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轉自 fanjie的blog) [2008-09-23 22:3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