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我們已開始吃了,叫了兒子4次,沒上桌,仍在玩。發(fā)出警告:“最后一次提醒你,趕快洗手吃飯”。就繼續(xù)吃自己的??吹剿赐晔?,又裝模做樣地看墻上的畫報,不時回頭看看我們倆,見沒人理他,跑到自己的房間。
吃完后去看他,很委屈的遞給我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試試看你有沒有愛我,原來你沒有真正愛我,我知道了。”有幾個字還是用拼音寫的。
“為什么說我沒有真正愛你呢?”我問。
“我洗完手后,你沒叫我吃飯”他說。
“已經(jīng)叫你4次了,你不來,我有什么辦法呢?”他不說話了。我收拾碗筷準備洗碗,心想:“不及時吃飯是他自己的原因,就餓一次,給他一個教訓(xùn)?!?span lang="EN-US">
幾分鐘后,又給我一個紙條,寫著:“對不起,我剛才做的不對,我好想吃飯,我好餓。”看他認識到自己的錯,我拿來飯菜給他吃了,并告訴他:“以后媽媽叫你一次就要過來吃飯了?!?span lang="EN-US">
讓我高興的是每次兒子碰到不開心的事,不會無意義生氣或糾纏很久,他會想辦法告訴我們他的想法,比如認為媽媽做的不對了,或解釋他為什么這么做等等,他講出來,我們就了解他的想法,就可做進一步溝通。孩子的行為和我們大人一樣,都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比如探索的需要,得到家長肯定的需要等等。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和目的,有助于我們理解孩子的行為,理解又是情感溝通的基礎(chǔ)。在這個過程中,最怕的就是我們大人把自己的想法和觀念視為真理,根本無心或不屑與孩子溝通,就很難辦了。
也正是因為兒子常常太有自己的思想,讓我覺得有時很難“對付”。他很會類比,比如我說他班上誰講故事好,提醒他學(xué)學(xué)呀,他馬上說:“好,你讓我向他學(xué),那別的人每天放學(xué)后都買吃的,我也要買,”再比如,一次因他不當?shù)难孕薪逃?xùn)他之后,竟然說:“如果你不是我媽媽就好了,我就一拳打過去了,我不忍心打你,你卻忍心罵我?!币虼擞X得這個孩子有點可怕,擔心以后自己管不住他,但又相信只要堅持從真愛出發(fā)就會找到合適的方法。
有時候就是這么矛盾,一邊擔心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不夠獨立,不能適應(yīng)社會。一邊又擔心太有個性我們管不了。
相鄰博客
- 親子關(guān)系:你是總想掌控孩子的父母嗎 [2008-12-24 14:29:00]
- 聽講座《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有感 [2008-12-31 12:01:00]
- 一石激起千層浪——讀《父子協(xié)議》 [2009-01-14 16:29:00]
- 父母意識與親子關(guān)系(三) [2009-01-14 16:4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