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總結(jié):了解需求,理解感受
今晚大家在UC談了一下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老師給予了分析和指導(dǎo)。
當我們要出去談合作,什么樣的方式更容易成功呢?肯定是對雙方都有利才行。那么對方要獲得的利益是什么呢?因此要了解對方的需求,多聽他談,而不是一下子就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拋出去,遇到識貨的還好,遇到不識貨的呢,說我們是王婆賣瓜。因此,一定要了解對方的需求,他也許不會一下子就告訴我們,甚至也許他自己都不是很明確,這就需要我們要有技巧的挖掘,但前提是我們自己首先心里要清楚能給對方什么,才能挖到雙方都需要的點上。這個是需要較多的交流和溝通才會明確的,因此我們不能急,要有耐心,特別是第一次很重要,要能留給對方一個好的印象,感覺到我們是可以信賴的,才會有后面交往的機會。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覺得自己學(xué)了家庭教育,一下子就看出別人的問題了。看出來了,不講吧,對不起自己所學(xué)和自己的良心,那就講吧,別人態(tài)度好的話,點頭連稱是,是是,算給一些面子;有的干脆說,就是說的好聽。總之,后面就沒人主動跟我們談。為什么想幫助別人,人家卻不領(lǐng)情呢?因為骨子里,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認識是正確的,是真理。猶如今天《愛的困惑》中的那個父親,孩子已經(jīng)被他教壞了,他仍然認為自己有這個責任,這是他應(yīng)該做的,就該這樣,完全沒有去反思自己的方式對不對,孩子的需要到底是什么。與家長溝通也是一樣,僅僅說別人應(yīng)該怎么做,一下子給他答案,消化不了。最好的方式要和家長站在一個平臺上,傾聽和接受她的傾訴,這樣我們了解的也就更多,家長感覺他是被理解的,更易接受我們的建議。每個人本質(zhì)都是渴望被接納和肯定的,如果我們一下子就說家長的不是之處,可能很少有人能心悅誠服的接受。因此與家長們交往要有這么一個心態(tài):理解、了解和寬容,她會感覺是朋友關(guān)系而不是老師對學(xué)生。
相鄰博客
- 讀書會總結(jié) [2009-03-11 22:52:00]
- 《完美的教養(yǎng)》讀書筆記 [2009-03-12 21:00:00]
- 讓孩子贏在家庭教育的起路線上(王瑕) [2009-03-17 22:18:00]
- 我們?yōu)槭裁匆獏⒓蛹彝ソ逃龑W(xué)習(xí)(顧曉鳴) [2009-03-17 22:3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