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這些經典那么難讀,大人都感到困難,小孩子怎么讀?
答:大人感到困難的,小孩子不一定感到困難,反過來也一樣。很多大人讀經感到困難,這是現(xiàn)代目前的暫時情況,因為從小沒有讀過,或者讀的太少。兒童讀經是很容易的,只管讀,不在意內容本身的深淺,因為他首先發(fā)展的是記憶力、直覺力,而不是理解力。再者,不要以成人對經典難易的主觀來衡量課程的深淺,兒童的學習潛能和吸收力,是成人無法想象的。大人的習慣是都想要先理解,郭沫若說:古人好讀書,不求甚解;今人不讀書,好求甚解。幼兒時期就開始讀經,多接觸、多熟悉經過選擇的最有價值的的經典文章,發(fā)展孩子的記憶力,有了足夠的"記憶"才有他日后豐富多變的理解;有了兒時深刻的"讀誦"才有成年后源源不絕的" 活用"。
讀經教育推廣多年來,全國各地的幼兒園、家庭等廣泛開展了讀經教育活動,已有上百萬幼年兒童參加此活動,其效果也證明,讓孩子從小就誦讀經典是非常有益的。
二、如果小朋友不識字,怎么跟讀經?
答:尚不識字的小朋友,先跟著老師(或父母)念,老師一句,小朋友一句,反復五六次后,師生一起念,如此反復,小朋友就會瑯瑯上口。為了讓孩子專心,盡管他目不識,,您要給他一本書,請他手指可課本,指錯也無妨,跟著老師念,慢慢引導孩子學會"指讀",如此耳濡目染,不僅能識字背經,而且能提高注意力。早期"指讀"采用"點讀"(一個字一個字點著讀)的方式,可以加強認識圖、字結構情況;逐步過渡到"劃讀"(一句一句或一行一行的讀),但識字一段時間以后,就不需要用手指著課文讀了,孩子可以自然發(fā)展到用眼睛"看讀"。
三、如何教讀經?
答:第一:"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只要有熱忱能讀拼音,就能成為一個誦讀老師。所以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在家一起讀經,"小朋友,跟我念"這是王財貴教授提出的誦讀六字真言。
第二:只求熟讀、背誦,不必說明和理解。首先要給孩子足夠的重復,沒有足夠的重復就產生不出效力,任何經典乃至于普通的事物,只要重復,兒童就能吸收。一般來說,就足夠的重復,就能熟記,如果讀了100遍仍不能熟記,也必須肯定其努力。重復誦讀經典,越熟讀越喜歡讀,將形成他喜好讀書的習慣;在誦讀時,不必追趕進度,如果基本習慣養(yǎng)成了,后面的誦讀就非常輕松。其次不必對課文進行講解。經典里面往往都是高度智慧的凝結,幼兒還沒有一定的生活閱歷,此時的講解說明,他也只能是"背"的,而非他自己的深刻的理解。幼兒本性喜歡韻律優(yōu)美的課文,強加的講解反而影響他誦讀的興趣。
第三:讀經活動,最理想是能在學校實行,每日誦讀20--30分鐘。兒童集中力有限,因此以時間短次數(shù)多為佳;老師要注意維持學生誦讀的成就感,提高其興趣;在讀經教學過程中,可以變換讀的方式,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齊讀,或接龍,或回答,偶爾變換花樣可以促進誦讀喜好。一個班上有一半的小朋友能背誦了就可進行下一個單元,不需遷就落后的小朋友。落后的小朋友只要多少背一點,也有相當?shù)墓πА;丶液?,再由家長帶動誦讀,即能培養(yǎng)親子關系,又能把誦讀經典的樂趣和好處與家人分享。
四、家長如何陪伴孩子讀經?
答:1、引導幼兒讀經,家長應以身作則,全家陪孩子共同讀經,并要制訂出固定的每日讀經時間,從小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習慣;
2、要制造愉悅的家庭讀經氣氛,多給予孩子鼓勵,如口頭贊賞、擁抱,讓讀經成為最佳的親子活動;
3、伴讀過程中,家長不要要求孩子馬上有成果,如果大人急于求成,孩子的好奇心就會容易受到打擊;
4、孩子會背誦了,不要經常叫孩子在客人面前表現(xiàn),因為這樣往往也容易培養(yǎng)孩子的自負心理;
5、可以召集鄰居的孩子一起讀經"流行化的氛圍",重模仿的孩子也就比較有讀經的興趣;
6、家長可自訂獎勵制度吸引孩子達成目標。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模仿誦讀能力強,家長陪孩子讀經須注意文字的準確讀音,建議讀新課文的同時播放正版的讀經錄音磁帶或光蝶。
五、如何提高兒童的興趣?
答:教兒童誦讀經典,最常遇到的難題就是有些兒童提不起興趣,這是正?,F(xiàn)象,我們必須承認兒童個別的差異性。只要家長和老師有信心、有誠意、有耐心,肯定這件事是值得傾盡全力去做的,那么大人的堅持,是足以感染兒童對誦讀經典的興趣的。此外,只要孩子有好的表現(xiàn)就夸獎他,教導他們學習自我鼓勵,并適時講述讀經成功的例子,自可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六、如何鼓勵孩子讀經?
答:對于初次誦讀經典的兒童(尤其是年齡越大的孩子)來說,這個過程是很平淡的,因此我們宜在讀誦的過程中,不斷給他鼓勵,只要孩子一有認真的態(tài)度或進步的表現(xiàn)就要給予鼓勵,久而久之,孩子的興趣提高,成績自然就更好,進而帶動其他兒童讀經的氣氛,制造出良好的讀經環(huán)境。相反的,若只重視結果,不斷要求成績而忽略過程,反而容易造成反效果,成為孩子的壓力或制造惡性競爭(背多的驕傲,背少的自卑),以長遠的眼光來看是適合的,我們在指導過程應注意。鼓勵的方式其實因人而異,如物質的鼓勵、精神的鼓勵(口頭稱贊,獎狀、貼紙、蓋章,做領讀的小老師)。
七、怎樣才算讀完一部經典?
答:只要從頭讀起,第一章讀過了教第二章,接著讀第三章等等,因為經典根本沒有重要不重要的分別。而且或長或短并不會造成差異,因為短的可以連幾章而變長,長的可以切成數(shù)段而變短,等到兒童背熟了,至少能記住大部分,從頭讀到尾,就算讀完。
《父母教育大學》
相鄰博客
- 讓孩子贏在家庭教育的起路線上(王瑕) [2009-03-17 22:18:00]
- 我們?yōu)槭裁匆獏⒓蛹彝ソ逃龑W習(顧曉鳴) [2009-03-17 22:32:00]
- 朗讀能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轉自王瑕的早期家庭教育工作室) [2009-03-17 22:40:00]
- 為何難接受嬰幼兒識字閱讀(轉自王瑕的早期家庭教育工作室) [2009-03-17 22:5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