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有著很多的不允許,卻從來沒有想過,
有哪些事是我們大人所不能做的?!禛OOD》提醒你,
在養(yǎng)育寶寶的過程中,以下10件事不受寶寶的歡迎,你最好不要輕易嘗試。
1害怕孩子之間爭搶
有的父母帶著孩子出去玩,常常叮囑:別和人家搶。
這里的叮囑有兩層含義:第一,每個父母都想做一個有教養(yǎng)的家長,希望孩子不去搶;第二,如果孩子和一個比他小的小朋友去搶,還行,但萬一對方是個頭大的,可能自己的孩子吃虧,退一步海闊天空,家長們早已深暗此道。實際上,孩子之間的爭搶是否真的這么可怕呢?也未必。懂得爭搶是人性的一種本能,關(guān)鍵在于我們怎樣去引導(dǎo)??梢試L試告訴孩子,屬于自己的不妨爭回來,自己喜歡的不妨去爭取,但不能不擇手段。如果孩子連爭搶的本能都不具備,連爭搶的勇氣都沒有,長大以后,面對競爭,誰又會去幫他爭取呢?
2過分擔心
認識一個國外的朋友,她在自己家的花園里搭了個 一米多高的小梯子,梯子下面是一個大沙池。每天她在花園里澆花,她4歲的女兒就在梯子上玩,常常爬得很高,然后又裝作摔下來的樣子。有一次我看見了,很擔心她會掉下來,可她媽媽卻說,別擔心,孩子知道怎樣不讓自己掉下來,如果你連這樣的主動權(quán)都不交給她,那么以后她做什么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中國式的教育是家長處處呵護著,擔心孩子受一點傷,結(jié)果孩子弱不禁風(fēng),遇到困難時總是一臉的沮喪,這樣未必對孩子好。
3給孩子做說謊的榜樣
大人經(jīng)常會無意中說謊,比如和同事通電話的時候,明明我們正在家看電視,卻告訴對方我正和孩子玩,為的是不讓對方打攪;比如,我們只是偶爾偷懶在家休息,卻對同事的來電說我生病了;比如本來孩子覺得那個阿姨很丑,我們卻要強迫他說:阿姨你真漂亮……大人的謊言有時是善意的,但卻沒有想到在孩子心里有了烙印,到他也說謊的時候,我們卻擺出一副你不能的姿態(tài),這樣是否有點不公平呢?
4過分強調(diào)贏的觀念
在每次的寶寶比賽中,我們都會發(fā)現(xiàn)最激動的不是孩子而是他們的爸爸媽媽,他們會參與進孩子與孩子之間的比賽中,例如幫他們鉆空子,幫他們出主意,提醒他們正確答案……事實上,父母的輸贏觀念的強調(diào),更容易讓孩子處在輸不得的處境之中。
記得女兒3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和小表姐比賽跑步,小表姐比她大,當然跑得快了,女兒跑到中途忽然就大哭起來:“為什么我總是跑不贏?”回想一下,那是因為之前每次和她玩游戲的時候,我們總讓著她,生怕她輸了不高興,可是沒想到,有一天她和別人競賽的時候,沒有人會讓著她,輸不起,讓她的心靈脆弱起來。從那天開始,每次游戲我們刻意總讓她輸一次,第一次,她哭得很厲害,到后來,女兒不哭了,而且每次輸后再贏都會很自豪地告訴我:媽媽,我知道這樣就不會輸了。
她已經(jīng)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了。
5害怕孩子向你提要求
4歲的孩子開始主動跟父母提要求,甚至用各種方法來獲得批準。因此,一些父母很怕孩子提要求,因為他們不知道怎樣拒絕,或者怎樣做才能兩全其美。
有一次,朋友帶著6歲的兒子去逛超市,孩子看中了一個玩具,于是朋友和孩子商量一個協(xié)議:如果在家表現(xiàn)好,就能獲得一個小貼紙,如果湊滿了10個,就能得到這個玩具。朋友的經(jīng)驗是,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jīng)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了,當他提出要求的時候,我們不妨聽聽他們的想法,和他們制定一個規(guī)則。這樣,孩子在愿望滿足時會格外珍惜。
6孩子做家務(wù)付酬勞
如果一個6歲的孩子主動幫你干家務(wù)活,如掃地、擦桌子、澆花等,你應(yīng)對他的這種表現(xiàn)給予口頭表揚,但切勿說:“你天天這樣做,媽媽每星期多給你10元零用錢?!被蛘哂梦镔|(zhì)引誘的方法:“乖乖,將自己的碗筷端到廚房,我就給你吃一杯冰淇淋!”因為說到底,物質(zhì)獎勵不能從小幫助他樹立毫不利己、助人為樂、熱愛勞動的品德。
7立即滿足孩子的愿望
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更有很多父母通過對孩子察顏觀色來了解其愿望,并立即予以百分之百的滿足。殊不知,這會使孩子從童年時代起就失去渴望和追求感,更不會明白真正的幸福只有通過努力才能爭取到。所以,如果你對孩子的愿望一流露,甚至還沒有流露之前,就千方百計地予以滿足,就會使你孩子的童年失去魔力和魅力。
8主動幫他(她)分辨是非
你會不會主動幫孩子去跨過一些挫折和門檻,甚至?xí)鲃訋椭⒆颖鎰e是非,將自己的思維強加在孩子身上?
記得有一次女兒和一個小弟弟玩,家人拿出一個蘋果來問,只有一個蘋果了,該給誰呢?按照大人的常規(guī)思維,一定讓著小弟弟了。幸虧那次我沒有強加這樣的思維在孩子身上,我想知道,她會怎樣處理這樣的事情。不想,女兒說,把蘋果分開一半,就行了,我要小半,弟弟要大半的。這是大人傳統(tǒng)的思維習(xí)慣所不能想到的。如果我一開始就強加一個“你要讓弟弟”的信息給孩子,那么我算不算是控制了孩子獨立思考及處理事件的能力呢?
9不尊重小孩的隱私
如果你與鄰居私下談?wù)撃?歲的女兒夜晚睡覺還離不開奶嘴,孩子偷聽到后自尊心就會大受傷害而郁郁不快;如果爸爸在熟人面前訴說他8歲的孩子還尿床,這種揭短也使兒子對他長期失去好感和信任。每一個人,即使他還完全是一個小孩子,也需要有他的私人領(lǐng)域,尤其是他的父母。因此,兒童心理學(xué)家指出,孩子某一方面如果牽涉其個人私事或隱私,大人應(yīng)予以尊重,千萬別向別人揭短。
10飯桌上的妥協(xié)者
這個菜不吃,那個菜也不合口味,孩子總對飯菜百般挑剔,可你卻百依百順:魚肉嫌腥,就改吃紅燒肉;青菜不吃,就改吃水果;要吃漢堡包,炸薯條,就去快餐店。久而久之,孩子就摸透你的心理,一不稱心如意,就飯碗一推,撒起賴來,餐桌上的鬧劇越演越厲害。孩子正確飲食的基本法則是:給孩子吃什么,何時吃和怎樣吃,由父母決定,而孩子是否愛吃和吃多少由孩子自己決定。 來源: 網(wǎng)絡(luò)
相鄰博客
- 親子閱讀“三步曲” [2008-10-24 07:35:00]
- 該如何保護寶寶幼小的自尊心 [2008-10-24 07:57:00]
- 涵涵生活小記 [2008-10-24 22:23:00]
- 名人名言:時間篇 [2008-10-25 21:2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