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導讀】波德萊爾說過:“沒有一件工作是曠日持久的,除了那件你不敢著手進行的工作。”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們?nèi)鄙僦腔郏撬麄兠鎸κ虑榈钠D難時缺少做下去的勇氣。
勵志小故事一:
法國有一名記者叫博迪,在年輕的時候,他因一場重病導致四肢癱瘓,在全身的器官中,惟一能動的只有左眼,可是,他還是決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構(gòu)思好的作品完成。
博迪只會眨眼,所以就只有通過眨動左眼與助手溝通,逐個字母地向助手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助手抄錄出來。助手每一次都要按順序把法語的常用字母讀出來,讓博迪來選擇,當她讀到的字母正是文中的字母時,博迪就眨一下眼表示正確。由于博迪是靠記憶來判斷詞語的,有時不一定準確,經(jīng)常需要查辭典,所以每天只能錄一兩頁??梢韵胂髢蓚€人的工作是多么艱難!幾個月后,他們歷經(jīng)艱辛終于完成了這部著作。為了寫這本書,博迪共眨了二十多萬次眼。這本不平凡的書有150頁,它的名字叫《潛水衣與蝴蝶》。
勵志小故事二:
1883年,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工程師約翰·羅布林雄心勃勃地想建造一座橫跨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大橋,然而橋梁專家們卻勸他說這個計劃純屬天方夜譚,不如趁早放棄。羅布林的兒子華盛頓·羅布林——一個很有前途的工程師,也確信這座大橋可以建成。父子倆克服了種種困難,在構(gòu)思著建橋方案的同時,也說服了銀行家們投資該項目。
然而大橋開工僅幾個月,施工現(xiàn)場就發(fā)生了災難性的事故。父親約翰·羅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華盛頓的大腦也嚴重受傷。許多人都以為這項工程會因此而泡湯,因為只有羅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這座大橋建成。
盡管華盛頓·羅布林喪失了活動和說話的能力,但他的思維還同以往一樣敏銳,他決心要把父子倆費了很多心血的大橋建成。一天,他腦中忽然一閃,想出一種用他惟一能動的一個手指和別人交流的方式,他用那根手指敲擊他妻子的手臂,通過這種密碼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設計意思轉(zhuǎn)達給仍在建橋的工程師們。整整13年,華盛頓就這樣用一根手指指揮工程,直到雄偉壯觀的布魯克林大橋最終落成。
一根手指就可以指揮建造一座大橋,通過一只眼睛就可以寫出一本書,你比他們還擁有的少嗎?那么,對來說你還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相鄰博客
- 心聲——寫在五期班開辦之際 [2008-11-20 22:22:00]
- 兒童教育專家高壽巖答疑 [2008-11-30 22:42:00]
- 心靈的韌度,成就功業(yè)不可缺少的品格 [2008-12-04 21:48:00]
- 有反思才有進步 [2008-12-06 21:5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