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xí)慣
如今的家長,對幼兒的吃飯問題可能都感到頭疼,常常是孩子在前面跑,大人端著飯碗在后面追,嘴里還不停地說:“乖寶寶,再吃一點……”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的發(fā)生,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三餐要準時,嚴格控制零食。
為了讓孩子養(yǎng)成按頓吃飯的習(xí)慣,盡量使孩子在吃飯前產(chǎn)生饑餓感,吃飯香,除了家中有特殊情況外,三頓飯都有準鐘點。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一到點就會嗲聲嗲氣地催促我:“媽媽,到點了,寶寶要吃飯了?!蓖瑫r我還要求孩子每頓飯能在20分鐘左右吃完,既細嚼慢咽,又不磨蹭。 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xí)慣還要注意“饑飽適度”。一個健康的兒童,只要飲食有規(guī)律、運動量適宜、進餐時愉快,就別怕他餓著,吃多吃少聽其自然。孩子說飽了,就可以下桌。當然有個前提:不吃飯,別指望零食(除了上午9點鐘和下午3點鐘吃點點心和水果,其余時間均不提供零食)。
2、言傳身教,發(fā)揮榜樣作用。
幼兒的模仿性強,尤其喜愛模仿成人的行為。每次吃飯時,我都會夸張地說:“今天的菜真香呀!”女兒往往也受到影響,嚷嚷著:“我要吃……”在吃飯時我從不說:“海帶真難吃呀!”“魚刺太多啦!”等話,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影響孩子的食欲。另外,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例如,不挑食;不邊吃飯邊看電視;不離開餐桌,邊走邊吃等等。讓孩子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覺中學(xué)習(xí)了成人的做法。
二、拓展孩子的知識面
每天吃的食物我都一一教女兒指認,讓她說說顏色、形狀、名稱、味道,了解各種菜的營養(yǎng),吃了有什么好處等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海帶和秧草是女兒不喜歡吃的菜,可自從我給海帶取名為“美人魚的飄帶”,秧草取名為“小羊?qū)殞毘缘牟荨焙?,女兒對這些富有童趣和詩意的稱呼很感興趣,總是很樂意地吃下它們。
相鄰博客
- 父母在家庭中的餐桌教育(2) [2008-12-14 16:56:00]
- 叫醒孩子不宜高聲高頻率 [2008-12-14 17:03:00]
- 怎么回答寶貝的“為什么”(3) [2009-04-12 13:54:00]
- 生命的靈性 (許宜銘)第一集 [2009-04-13 22:2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