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把性作為人格的基本部分
日本青春期性教育經(jīng)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至20世紀60年代,叫“純潔教育”,強調(diào)對青少年授以正確的性知識,使其保持身心純潔;第二階段為20世紀60年代——70年代,日本受到西方性自由浪潮沖擊,開始以傳授性科學知識為主;第三階段是20世紀70年代以后,日本進入“性指導”階段,不僅讓學生懂點性科學知識,還要懂得友愛的重要和生命的可貴。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們在性教育中特別強調(diào)性約束、性道德,認為性教育首先是性的文明教育、倫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人的精神,反對以強凌弱,講究男女平等。
美國:主張以人格為基礎
近年來,美國社會各界均贊成在學校開展青春期性教育,但部分人士在對具體目標、任務的認識上存在差別。一派以美國性信息與性教育委員會(SIECUS)為代表,提出“安全性行為”綜合性教育目標,他們主張學校青春期性教育課程應主要教會學生使用避孕套,使學生在進行性行為時,減低對健康的傷害。另一派以美國性健康醫(yī)學研究所(MISH)為代表,他們提出性和品德教育目標,提倡以品德為基礎的“禁欲方式”的性教育,即青春期性教育課程應主要進行人格教育,促進學生保持童貞,直到他們找到準備與之生活一輩子的人,結婚時再發(fā)生性關系。目前,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傾向于后一種觀點。
瑞士:主張在青春期開展性教育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個推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國家。早在1942年即在義務制學校中開展了性教育,1957年國家有關部門制定了性教育指導要領,1970年將性教育范圍擴大到所有學校。1975年之前,他們偏重于生理教育,后來逐步增加了性道德、性評價等內(nèi)容。他們的教育有三個特點很突出:非常實用;從幼兒開始;性科學教育一步到位,不兜圈子。瑞典性教育很有成效,少女妊娠和人流數(shù)明顯減少,性病、性犯罪比例不斷下降。
相鄰博客
- 看看美國的中學教育是咋樣的 [2008-06-02 11:03:00]
- 美國:中學怎樣教 [2008-06-02 12:15:00]
- 性教育讀本/狄得夫小子 [2008-06-10 11:31:00]
- 九歲孩子的理想和兩份報告的預言 [2008-06-17 10:2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