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是個中國小姑娘,跟著爸爸媽媽到了日本,怎樣幫助她適應(yīng)日本的幼兒園呢,請看皮皮爸爸的分享
資料來源:http://www.crn.net.cn/library/pipi/pi_02.htm
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進入幼兒園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生活變化。與一直朝夕相處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分離,在一段時間里,和許多相互不認識的人一起過集體生活。從依戀理論來講,這是一個明顯的應(yīng)激事件,也是孩子們表現(xiàn)出依戀行為的最重要的時期。通常會表現(xiàn)出緊張、焦慮,并伴有反抗行為出現(xiàn),而且媽媽也會表現(xiàn)出一種不安,這種不安也會傳遞給孩子,導致孩子也產(chǎn)生不安感。因此,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應(yīng)該注意些什么?孩子應(yīng)該有什么樣的心情進入到這個集體中?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下面的幾點比較重要:
等皮皮放松下來后,折居老師就開始詢問了一些孩子在家里的情況,以及在北京是否上過幼兒園,生活習慣方面的問題,如何時起床,何時就寢,飲食習慣等等。尤其我們孩子的名字比較難寫,中國人有正式的名字之外,還有與名字可能無關(guān)的小名,使日本人記住似乎有點困難。折居老師細心地在一個小本上抄下孩子的姓名,小名,并用片假名把它們一一注上讀音。這個動作令我十分難忘。
1.信任幼兒園的老師
孩子離開母親,進入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成了孩子們的“安全基地”。因此,如果父母對老師不信任,孩子也會從父母的言談舉止中察覺到這種不信任,從而導致在幼兒園里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不安。因此,作為父母應(yīng)該經(jīng)常與老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建立起一種良好的互信關(guān)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交待完這些事情,已經(jīng)快中午了,在跟折居老師說了一連串的“請多關(guān)照”之類的話后,我們把孩子留在幼兒園,忐忑不安地度過了一個下午,皮皮會怎么樣?她會哭嗎?能知道幼兒園的那許多規(guī)矩嗎?會受到小朋友的欺負嗎?
2.有問題及時與老師溝通
在生活中,如果碰到什么問題,請不要猶豫,及時與老師進行交談。一般來說,幼兒園的老師是受過訓練的,在育兒方面比起一般的父母來,應(yīng)該更顯專業(yè)。因此,如果碰到什么問題,最好及時與老師商量。例如,孩子的幼兒園生活的狀況怎么樣?是否受人家欺負啦?幼兒園里的老師都做了些什么?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及時與老師進行交流。在這種交流中,和老師的信賴關(guān)系也會更深一層。
具體來講,把孩子送到保育園,最難過的時間應(yīng)當是早晨跟孩子道別的時候了。對于剛?cè)雸@的孩子來說,肯定是要哭的。大致有兩種類型的孩子:
(1)剛開始哭泣,后來平靜下來的類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在知道媽媽要離開的時候,馬上就開始哭泣,而且似乎停不住。甚至在保育園里一直哭泣的孩子也決不少見。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這些孩子又會突然止住,不再哭泣。這段時間有的只需要幾天,有的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皮皮在北京上幼兒園的時候,在頭一個月里,聽老師反饋的結(jié)果,幾乎每天都有哭的時候。
孩子與母親的這種分離,對從來沒有這種經(jīng)歷的孩子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應(yīng)激情景。出現(xiàn)這種反抗,或者無奈的情緒是不可避免的。這種類型的孩子無疑是對母親有著一種強烈的依戀,母親在身邊的時候,他們會有一種安全感,他們對外界的探索,就是基于這種安全感的基礎(chǔ)上的。一旦這種安全感受到威脅,他們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情緒反應(yīng),開始的時候會拽住媽媽的衣襟,甚至抱著媽媽的腿,不讓媽媽離開。但當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行為不能阻擋媽媽離開的時候,他們會轉(zhuǎn)向自己一種隱性的表達方式,由大聲地哭泣,轉(zhuǎn)為小聲地啜泣。這時,有經(jīng)驗的老師,會及時通過游戲,或者讓小朋友一起參與,來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把孩子由對媽媽離開所造成的不安情緒轉(zhuǎn)換到對新的刺激,新的環(huán)境的探索中去。這樣,可以比較好地引導孩子,幫助他們克服媽媽離開所帶來的不良情緒。通常剛開始的時候,會允許孩子帶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到幼兒園去,以便可以隨時有一個讓孩子安靜下來的道具。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幼兒園里豐富多彩的活動,孩子會慢慢適應(yīng)這種新的環(huán)境,尤其是開始有了跟小伙伴的交流,從對父母的依戀過渡到對老師的服從,以及跟小朋友的伙伴關(guān)系的形成。
(2)剛開始不哭,后來哭泣的類型
另外一種類型的孩子,剛好與前者相反。幼兒園是一個迄今為止從來沒有經(jīng)歷過的場所和空間,自然是興奮,這兒瞧瞧,那兒瞅瞅。因此,這種興奮感使得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幼兒園里花花綠綠的布置,新鮮的玩具,等等。所以,對媽媽離開可能并不知曉,看起來似乎高高興興地在幼兒園里。但是,當新鮮勁過去后,突然發(fā)現(xiàn)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就開始哭泣了。所以,剛開始的時候,看到孩子興奮的樣子,已經(jīng)安心下來的媽媽,聽到老師說孩子又在幼兒園哭了,一定顯得更加著急。
這種類型的孩子,其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對外界的事物的探索的事情上。因此,對陌生的情景有一種興奮感。但是,這種探索行為,也只有在依戀對象就在身邊的時候,才能夠得以繼續(xù)和保持的。一旦孩子回過頭來,發(fā)現(xiàn)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也會感到缺乏安全感。因此,與依戀相關(guān)的行為也會被激活,就像突然回過味來似的,表現(xiàn)出哭泣等行為。
當然,也有一些入園時,并沒有突然變化的孩子。但是,即使是這些孩子也經(jīng)歷了一些內(nèi)心的沖突。尤其是一些大一點的孩子,他們會笑著告訴你“我也想哭,但是如果我哭的話,媽媽就更不知道該怎么辦了”。這些孩子肯定是一些十分懂事的孩子,可別忘了當孩子說這些話的時候,把他們抱起來,好好親親他們,鼓勵他們!所以,當媽媽要離開的時候,最好別忘了跟孩子說:“你已經(jīng)長大了,懂事了嘛。媽媽還要去上班,去工作”這類的話。
附:把孩子送到合適的保育園的小竅門:參觀保育設(shè)施
其實,和中國一樣,日本的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同樣是非常上心的。把孩子送到一個好的幼兒園也是所有日本家長們的頭等大事。在給孩子選擇進入哪個保育園的時候,事先打聽相關(guān)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一步。當然,在確定上哪個保育園之前,最好是親自到保育園去實地考察一下保育設(shè)施。根據(jù)我們與一些日本家長的交談,和我們自身的經(jīng)驗,以及相關(guān)的一些資料[1],我們認為可以有下面幾步需要注意的(下面所有的圖片均來自于香椎浜保育園創(chuàng)立二十周年紀念雜志《芽ぶく》):
第一步:申請參觀
如果你想去的保育園出現(xiàn)下列情況:(1)不讓參觀;(2)只是在接待室或者辦公室進行參觀,不讓進入到保育室進行參觀;(3)給你參觀的時間非常短暫。
如有這些情況,你應(yīng)該發(fā)出疑問:這個保育園真的值得信賴嗎?是否存在一些不敢對家長開放的保育?
第二步:檢查設(shè)施的外觀
(1) |
建筑物內(nèi)部的設(shè)施 |
(2) |
建筑物是否古老 |
(3) |
檢查是否有庭院? |
|
小竅門1:檢查保育園的外觀,是否是一個能夠保障安全的,健康的場所? |
|
竅門2:保育園的庭院是孩子們活動的重要場所 |
第三步:檢查保育室
→ |
是否滿員? |
→ |
是否有乳兒和學童在同一個教室里? |
→ |
是否擺滿了嬰兒床,而缺乏自由活動的空間? |
→ |
注意那些不讓父母進入到保育室的設(shè)施 |
![]() |
小竅門3:保育室是保育園的核心設(shè)施 |
第四步:檢查其他的設(shè)備
→ |
調(diào)理室(廚房) | ||
|
| ||
→ |
廁所和淋浴設(shè)施 | ||
|
|
第五步:觀察園長?保育士的行為
(1)保育的情況 | ||||||||||
| ||||||||||
| ||||||||||
(2)人員體制 | ||||||||||
|
第六步:提問
(1)關(guān)于日常的保育 | ||||||||||||||||
| ||||||||||||||||
(2)緊急情況時 | ||||||||||||||||
|
相鄰博客
- 日本幼稚園的教育目標 [2008-12-31 11:09:00]
- 日本保育園的園內(nèi)設(shè)施 [2008-12-31 11:14:00]
- 從意大利幼兒園到日本幼兒園 [2008-12-31 11:32:00]
- 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 考驗父母的忍耐力 [2009-08-20 22:01:00]
最近訪客